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015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葡萄知识
葡萄炭疽病 [2013/5/22 12:00:21]   来源: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一、炭疽病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全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在多雨年份易引起果实的大量腐烂,造成丰产而不能丰收。该病除为害葡萄外,也侵染苹果、梨等多种果树。

葡萄炭疽病病粒

    炭疽病菌主要侵害果实,果实初发病时,果面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淡褐色斑点或雪花状的斑纹,后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稍凹陷,其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并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环境潮湿时,小粒点上涌出粉红色粘胶状物,即分生孢子团。病斑可扩大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粒软腐,易脱落或失水干缩成僵果。

    穗轴和果梗感病,呈现椭圆形或梭形深褐色病斑,影响果穗生长,严重时使果粒干枯脱落。嫩梢、叶柄发病,症状与之相似,但不常见。

葡萄炭疽病病穗

    叶片、卷须等组织上一般不表现症状,室内保湿培养也可产生病菌,故认为该病为潜伏侵染性病害。

二、葡萄炭疽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炭疽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结果母枝和架面上的一年生枝、穗轴、卷须等部位越冬。病菌潜伏在皮层内,以近节部最多。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带菌枝条经过雨水淋湿后迅速形成大量分生孢子。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28℃,在12℃以下,36℃以上不形成孢子。孢子借雨滴、风力或昆虫传播到幼果上,经过萌发之后通过果皮上的小孔侵入到表皮细胞。经过10~20天便可出现病斑,某些品种上直至始熟期才表现症状;传播到新梢、叶片上后侵入到组织内部,但不形成病斑,外观看不出异常,这种带菌的新梢可(第二年的结果母枝)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源。

    分生孢子随时间的增加萌发力逐渐降低,因此,病果在当年的再次侵染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而带菌的新梢将成为翌年的发病隐患。若5、6月间日降雨量达15毫米以上,10天左右,可出现一批病穗。而此时降雨来的早或晚,决定着病害发生的早与晚。在每次雨后,都会发生再侵染。

    田间观察表明,凡连接或靠近结果母枝的果穗,发病率高且会形成发病集中,上下成片的现象。葡萄越近成熟期发病越快,潜育期也越短,有时只有2~4天,这是因为果实后期糖度高,果实表皮产生大量小孔,孢子萌发侵入的机会就会越多,发病也就严重;同时,葡萄近成熟期,正值7、8月份高温、多雨的夏季,因此最利于病害的流行。

    发病与栽培条件、管理水平和选择的地势有关。凡株行距过密、留枝量过多、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的果园,有利于病菌的孳长蔓延,发病就重;清扫田园不彻底、架面上挂着病残体多的果园发病就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粘重的果园发病就重。

    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一般欧亚种感病重,欧美杂交种较抗病。

三、为什么对炭疽病的防治要强调喷结果母枝?

    炭疽病菌虽然能侵染葡萄树体所有的绿色部分,如新梢、叶片、叶柄、果实等,但只有在果实上表现症状,在新梢、叶片、叶柄上多为潜伏侵染,其上不形成病斑。当带菌的一年生枝(即结果母枝和挂在架上的枝)越冬后,在第二年春天气候条件适宜时,上年的一年生枝便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或其它传播途径传播到果实上,引起果实发病,即为初次侵染。若分生孢子传播到新梢、叶片上时,也能萌发侵入并潜伏到组织内,而不表现症状,这种带菌的新梢又将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源。因此结果母枝为该病的初次侵染源。所以,在防治炭疽病时,前期喷药一定要重点的喷结果母枝,直至结果母枝形成老皮后为止,以消灭或减少初次侵染源。

四、怎样防治葡萄炭疽病?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园艺性状选栽抗病品种,如赛必尔2003和2007,康拜尔、牡丹红、先锋、玫瑰露、黑温潮等。中抗有烟台紫、黑虎香、意大利、巴米特、水晶、小红玫瑰等。感病品种有吉丰8号、吉香、白玫瑰、无核白、牛奶、葡萄园皇后、鸡心、玫瑰香、龙眼等。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绑蔓摘梢、合理留枝,避免枝梢过密,改善架面通风透光,要尽可能提高结果部位,则不利病菌的侵染蔓延;此外,疏花时剪去发病变黑的花穗可减少幼果的侵染;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菌侵染;每年秋冬季施足有机肥,果实发育期间追适量磷、钾肥,保持植株旺盛长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带病枝梢及病残体,春芽萌动前喷3~5度石硫合剂+0.5%五氯酚钠于枝干及植株周围,以减少园内病菌来源。

    4、药剂防治:葡萄炭疽病有明显的潜伏侵染现象,应提早喷药保护。

    (1) 重视展叶前的防治:春天葡萄芽萌动时,对结果母枝喷铲除剂。所用药剂有:波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或40%福美砷200倍液,或200倍福美砷+100倍腐必清。对重病园可在发芽后再对结果母枝喷一遍50%退菌特500倍液或福美砷500倍液,消灭残余的越冬病菌。
    (2) 开花前后喷药:花前可喷1:0.7:240的波尔多液;落花后开始对整个树体喷药。药剂有:40%福美砷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多菌灵--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7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5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600倍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0.7:250倍波尔多液等杀菌力强的药剂,每隔10~15天1次,连喷3~4次,直到当年生新梢基部木质化(约在7月初)。这几次对整个树体喷药非常重要。
    (3) 7月份起,喷药的重点是保护果穗。一般每隔10~15天喷1次,施用杀菌力强的药剂,也可与保护性药剂如波尔多液、或30%绿得宝,80%喷克, 50%代森锰锌,27.12%铜高尚,78%科博,80%喷克等轮换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注意雨后补喷强力杀菌剂,以杀死将要萌发侵入的孢子。
    (4) 在果实采收前可喷保护性杀菌剂:以减少果实中的残毒。
    (5) 加粘着剂:在药液中加入3000倍的皮胶或其它粘着剂,减少雨水冲刷,提高药效。

 

上一篇: 葡萄白腐病 下一篇: 葡萄房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