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背景
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大面积的红壤和黄壤是自然形成的酸性土壤,大部分土壤的pH值都小于5.5,有些甚至低于4.5;我国北方大面积分布的棕壤也是自然偏酸性的土壤类型。随着化学肥料长期大量地使用,我国农田土壤的酸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酸化速度呈明显增加趋势,一些原本中性甚至偏碱的果园和农田也已加入酸化土壤行列,沿海地区如胶东半岛的果园土壤有些已经呈强酸性。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是我国北方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农业生产上所用的肥料绝大多数都是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氮肥、氮磷复合肥料、硫酸钾、过磷酸钙等都可使土壤直接或间接致酸。
土壤酸化加剧盐基离子的淋失而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胶体上的Ca、Mg等阳离子显著减少,导致缺素症广发。土壤酸化后可加速重金属如锰、铝、镉等的溶解,不仅毒害植物的生长,而且污染环境,影响食品安全。
控制土壤酸化的技术措施需要防、治结合,一方面需要釜底抽薪,降低化肥使用量,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干预,其中微咸水或海水灌溉就是一种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微咸水或海水灌溉下生长的果实体积减小,但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高,色泽深,维生素C含量高,从而提高了果实的品质。本技术在胶东半岛酿酒葡萄园实践4年的基础上提出,供参考试验。
二、技术内容
1、适用范围
沿海地区,海水运输方便的葡萄园。葡萄园土壤pH值≤6.0的土壤。实施浇灌前以及秋末各测定一次土壤pH值,掌握土壤酸碱度变化幅度。
2、使用次数及时间
每年生长季节使用4次,极度酸化的土壤不超过6次。
从果实第一次膨大近结束时开始,转色完成时结束,一般在7、8、9月份,与雨季叠合,灌溉时间最好选择降雨前一周,以便进一步稀释海水;二次间隔为20天左右。
3、使用浓度
一般建议将海水稀释为10%,以冲施肥方式施入;有滴灌设施的葡萄园,在无杂质的情况下或经过滤器过滤后,可经施肥器灌溉海水稀释液,随后滴灌清水进行管道清洗;或直接滴灌海水原液并计算滴灌时间,随后用十倍的时间继续滴灌清水。海水灌溉量以抵达浅根分布层为宜。
4、注意事项
避免采集生活密集区受污染的海水,以及海藻发生时段杂质较多的海水。
树势较弱的品种可适当减少到3次,仅在转色期灌溉;树势强旺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浇灌次数,浇灌时间提前新梢旺长期。
无灌溉条件的葡萄园,应避免在连续干旱的时段内进行海水灌溉。
避免在高温时段内灌溉。
按照葡萄需肥规律施肥,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特别是生物有机肥。
海水浇灌时期适当叶面喷施磷肥和氨基酸钙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