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地区农业科研人员,本岗位从体系成立之初起,一直坚持利用冬季农闲时间,与各主产区县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紧密沟通,集中开展系统的栽培技术培训。根据各区县的技术需求情况,2014~2015冬春主要为新兴产区密云和房山以及老牌产区延庆进行了技术服务和集中培训。
培训中重点宣讲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经多年来研发和示范凝练而成的成果,包括葡萄现代优质栽培技术理念、基于不同栽培目标的品种选择原则和新品种、苗木繁殖和选择以及高效安全省力化栽培模式等。
1、 密云
与密云科委紧密合作,从冬季修剪开始着手现有葡萄园树形改造工作。密云近年来葡萄面积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新密兴路两侧,形成了“酒乡之路”命名的新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带,仅巨各庄镇2013年以来葡萄种植面积增加了约0.5万亩。但栽培技术落后,种植效益低。多数葡萄园采用的是传统的单臂篱架自然扇形整形,而且作为观光采摘果园存在品种单一、上市期集中等问题。我们在介绍引进新品种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树体管理方法,通过讲课、现场示范等形式进行讲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房山
房山区于2009年10月成立了高端葡萄酒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建设以葡萄酒庄为载体,融商务、旅游、观光和文化等产业于一体的葡萄酒庄产业集群,共涉及12个乡镇,规划建设高端葡萄酒庄64处,新增种植赤霞珠、品丽珠、霞多丽、西拉、美乐等酿酒葡萄苗木1万余亩。从2013年开始,本岗位根据房山区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始与高端葡萄酒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技术处进行技术对接,为房山区高端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除讲课培训外,重点为房山区酒庄葡萄酒葡萄的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为其制定一系列地方标准把关。从品种选育开始,到种植密度、产量控制、采收标准、酿造技术直到窖藏,对房山酒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全过程都进行严格的规范。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四项地方性标准的制定,包括《酒庄葡萄园建园规范》、《房山葡萄酒 葡萄苗木》、《房山葡萄酒 葡萄生产技术规范》和《房山葡萄酒 酿造技术规范》,并开始在生产中实施。
3、 延庆
延庆是北京葡萄种植的主要产区,2014年成功主办了“第11届国际葡萄遗传与育种研讨会”,以此为契机,延庆县委大力开展葡萄酒庄和葡萄科普、观光园的建设,代表者之一就是“世界葡萄大会葡萄博览园”。大会期间向世界各国和国内同行专家以及北京市民展示了我国葡萄科研和生产发展的成果。大会结束以后,该园区转移到八达岭旅游公司,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需要对该园进行规划改造,使园区能够持续发展并稳定经营。本岗位先后3次参与规划改造讨论,从品种和栽培配套的角度提出改造和完善建议。此外,延庆到目前为止,主栽品种仍然是红地球,成熟期晚,品种单一,与延庆打造北京“夏都”、吸引游客6~8月到延庆休闲纳凉观光采摘的目标不符。今冬通过讲课和示范等形式,向延庆推介国内外优新品种和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