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64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二季果生产中萌芽剂使用效果比较 [2013/12/21 19:32:05] 来源: 作者:Admin


成都试验站

刘晓 陈建

 

  巨峰系葡萄二季果的生产在四川各葡萄产区比较常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一季果因各种原因没有保住足够多的果穗,或者果穗形状由于保花保果失败,失去继续栽培价值等而采取的救灾措施;除此之外,一些农户为了错开葡萄果品供应期,有时也采取了故意剪除一季果花穗和部分枝蔓,促使顶端冬芽萌发而形成二季果的生产方法,由此获得更好的收成。

 

  二季果生产当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剪梢后顶端冬芽萌发不整齐,带来了花期拖的时间太久而不利于花果管理。为了促进冬芽萌发的数量和整齐度,我们开展了二季果生产上的萌芽剂使用效果试验。试验材料为5 年生的巨峰系品种‘甬优1号’,单干双臂整形,架型为T型架。试验于5月22日进行, 对当年生春梢进行重剪,剪口位置为第6-8个节位,侧重选取饱满硬实的顶部冬芽;同时,抹除所有副梢;促萌上使用250毫升装,有效成分含量为5.2%的‘荣芽’牌萌芽剂,实际处理即浓度为1.3%的单氰胺,处理部位为顶端2个节位的冬芽,分别采取棉签点芽和喷雾2种处理方法,2个试验处理各为20根枝蔓,同时设置空白对照。

 

  试验结果于6月13日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萌芽剂点芽和喷雾两种方式都可以促使顶端冬芽萌发率达到100%,效果都明显好于对照;次芽萌发率及顶梢、次梢的生长量数据显示喷雾方式较点芽方式更好,但在生产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每个春梢只保留1个新的结果枝就可以了;此外,调查中发现喷雾方式使部分基部叶片受到了严重灼伤,因此喷雾方式在生产实际当中不能够推广。综上所述,建议在巨峰系二季葡萄生产中采取5月下旬保留6-8个节位重剪,同时采用1.3%浓度的单氰胺(萌芽剂)对顶部冬芽进行点芽处理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促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