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40370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变化及其对葡萄酒酿造过程的影响 [2025/10/14 15:48:33] 来源: 作者:Admin

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

杜雨婷 杨桂玲 王豆 徐明飞 王新全


 


  本研究基于现有QuEChERS萃取法,研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变化以寻找酿造工艺关键控制点,为维护葡萄酒的质量安全提供指导和参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研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变化。结果表明,黑比诺葡萄酒中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的含量分别下降了31.2%64.4%,烯酰吗啉的含量上升了10.4%;美乐葡萄酒中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含量分别下降了53.8%75.6%,烯酰吗啉的含量上升了67.4%


  (2)研究酿造工艺中农药残留的关键控制点。黑比诺与美乐葡萄酒中均检测到吡虫啉、甲基硫菌灵、啶酰菌胺、嘧霉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6种农药残留。酿造可降低葡萄酒中大部分农残含量,黑比诺葡萄酒中农药下降了49.0%~91.2%,美乐葡萄酒中除完全降解的甲基硫菌灵和含量上升15.7%的嘧霉胺外,其余农残含量下降了59.9%~95.1%。主成分分析表明,酒精发酵为黑比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点,皮渣分离为美乐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点。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葡萄酒样品采自多个产区的多个酒庄,原料品种包括黑比诺、美乐。在葡萄酒发酵期间,每隔3天采一次样,以研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变化;按照酿酒工艺步骤进行取样,每组均设有重复,以研究葡萄酒酿造工艺对农药残留含量的影响,采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5.0,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和主成分提取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酿造工艺中的工艺关键控制点。。


  葡萄酒中的农药残留采用完整的QuEChERS方法进行萃取。准确量取10mL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乙腈,氯化钠,无水硫酸镁,充分涡旋后以3700r/min的速度离心5 min,取1.8mL上清液加满QuEChERS净化管,旋涡震荡后以7000r/min的速度离心3 min。取上清液经过0.22μm尼龙有机相滤膜过滤后进行UPLC-MS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黑比诺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含量变化

 


  黑比诺中检测到的农药有多菌灵、烯酰吗啉和吡唑醚菌酯,由图1可看出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基本呈下降趋势,最终分别下降了31.2%64.4%,陈酿230天仍有检出,分别减少了16.2%51.2%;烯酰吗啉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则成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酵结束时残留含量较发酵前相比上升了10.4%


  2.2 美乐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含量变化



  美乐中检测到的农药有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由图2可看出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基本呈下降趋势,多菌灵最终下降了53.8%;吡唑醚菌酯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发酵结束时残留含量较发酵前相比下降了75.6%


  2.3 黑比诺葡萄酒酿造工艺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在黑比诺葡萄酒中,共检测出来吡虫啉、甲基硫菌灵、啶酰菌胺、嘧霉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6种农药残留。见表6-1,冷浸渍使所有农残含量下降;酒精发酵过程中,甲基硫菌灵未检出,吡虫啉含量下降,其余农残含量均有所上升;皮渣分离使所有农残含量继续下降;压榨过程中除甲基硫菌灵外,所有农药含量较前一步骤相比轻微上升0.2%~4.9%。在整个酿造过程中,所有农药含量有升有降,但发酵结束时最终含量均有所减少,下降了49.0%~91.2%



  酒精发酵对所有种类的农残含量影响最大,增加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含量;其次是冷浸渍,对所有农残有消解作用。酒精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的升高促使疏水性农药向酒液中转移;附着于表皮和葡萄籽中的农药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释放至酒液中,引起葡萄酒中农残含量的升高。因此,酒精发酵为黑比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点,对此可采取适当措施以控制农残含量。


  2.4 美乐葡萄酒酿造工艺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在美乐葡萄酒中,共检测出来吡虫啉、甲基硫菌灵、啶酰菌胺、嘧霉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6种农药残留。见表6-3,冷浸渍使所有农药残留含量下降;酒精发酵除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继续降解外,其余农残含量均有所升高;皮渣分离中除已降解完成的甲基硫菌灵,其余农药残留含量上升了96.2%~147.7%;压榨使所有农残含量继续下降。在整个酿造过程中,甲基硫菌灵含量逐渐下降至完全降解外,其余农残含量有升有降。吡虫啉、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含量下降了59.9%~95.1%,嘧霉胺含量则上升15.7%

 


  由图4可知,皮渣分离对所有种类的农残含量影响最大,呈正影响;其次是压榨与冷浸渍,对所有农残有抑制作用。因此,皮渣分离为美乐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点,对此可采取适当措施以控制农残含量。


  3 讨论


  黑比诺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检测出多菌灵、烯酰吗啉和吡唑醚菌酯,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的含量逐渐下降,分别下降了31.2%64.4%,烯酰吗啉的含量上升了10.4%;美乐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检测到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含量分别下降53.8%75.6%。酒精发酵过程中,大部分农药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解,而有小部分农药的含量升高,这是因为体系内酒精含量的升高促使疏水性农药向酒液中转移,附着于表皮和葡萄籽中的农药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释放至酒液中,引起葡萄酒中农残含量的升高。


  在葡萄酒酿造工艺对农残的影响试验中,两种葡萄酒中均检测到吡虫啉、甲基硫菌灵、啶酰菌胺、嘧霉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6种农药残留。黑比诺葡萄酒冷浸渍过程中所有农残含量均下降;酒精发酵过程中,甲基硫菌灵未检出,吡虫啉含量下降,其余农残含量均有所上升;皮渣分离使所有农残含量继续下降;压榨过程中除甲基硫菌灵外,所有农药含量较前一步骤相比轻微上升0.2%~4.9%。最终所有农药均下降了49.0%~91.2%。美乐葡萄酒冷浸渍过程中所有农残含量均下降;酒精发酵除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继续降解外,其余农残含量均有所升高;皮渣分离中除已降解完成的甲基硫菌灵,其余农药残留含量上升;压榨使所有农残含量继续下降。除已完全降解的甲基硫菌灵和含量上升了15.7%的嘧霉胺,最终其余农残含量下降了59.9%~95.1%。主成分分析表明,酒精发酵为黑比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点,皮渣分离为美乐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