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403700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避雨设施栽培对葡萄不同品种病害发生的影响田间试验 [2025/10/14 11:42:46] 来源: 作者:Admin

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朱淑芳 陆丽娟 刘茂 孙其宝


  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的轻重与否,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降雨和空气湿度是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流行的主要因子。此外,果园植株和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畅时,发病较重。江淮地区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季,此时期的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霜霉病的大发生,为霜霉病的重点防控时期;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幼果及果柄部位,每年6月上旬为葡萄白粉病发病期。为明确避雨设施栽培对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影响,2022年开始进行了避雨设施栽培对葡萄不同品种病害发生田间调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核心试验园(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岗集综合试验基地)内进行,选择巨峰、藤稔、夏黑、温克等4个葡萄品种进行叶片霜霉病的调查。选择香妃、香玉、峰后、夏至红、奥古斯特、摩尔多瓦、夏黑等7个葡萄品种进行果实白粉病的调查。


  1.2 试验方法


  (1)在病害高发期,对巨峰、藤稔、夏黑、温克进行叶片病害的调查,比较避雨栽培下与露地栽培下葡萄叶片霜霉病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每处理作为1个小区,只调查中间连续的3株树,每株在上、中、下三个部位各选择1个枝条,调查全部叶片,分级记载病叶数。


  (2)在幼果期,进行果实白粉病的调查,分析避雨栽培下不同品种白粉病的发生情况。

 

  随机选取50个果穗,调查病果粒数及相应的病情指数,计算感病果粒占调查果粒总数(300粒以上)的百分率,求得病果粒率(%)和病情指数。


  按下列分级方法记录各级病果粒数及总果粒数。


  果粒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5%~10%;     


  5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10%~20%


  7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20%~50%;    


  9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50%以上。


  病害指数公式为:

            

  DI=∑(sini)×100xN

 

  式中:DI------病情指数

       

  si-------发病级别

          

  ni--------相应发病级别的叶片数或果粒数

       

  i---------病情分级的各个级别

       

  N--------调查总叶片或果粒数

       

  x--------最高病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品种霜霉病的发病情况


  通过避雨栽培,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不同品种叶片发病情况见表1,其中欧美种的巨峰和藤稔的叶片发病率分别为1.1%0.8%,夏黑的发病率为0;欧亚种的温克叶片发病率为0。露地栽培时实验品种的叶片发病率均在80%以上,后期落叶严重,与避雨相比,达到极显著。

 


  2.2 供试品种白粉病的抗性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果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感病,发病率差异显著,其中夏至红发病率为10.2%,香妃的发病率9.0%,发病较重;香玉为6.5%;奥古斯特为1.8%,发病较轻。欧美种葡萄品种均未发病。


  从病情指数来看受害程度,欧亚种之间存在差异显著,其中夏至红和香妃的病情指数高,分别为2.32.1,受害程度较重;香玉为1.1,受害较轻;奥古斯特为0.2,受害程度轻微。欧美种均为0,无显著差异。

 


  3 结果与讨论


  3.1 葡萄霜霉病的发病情况


  各试验品种在避雨栽培条件下的霜霉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安徽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适当的简易避雨栽培,并配合相应的管理,对于降低叶片发病率有较好的效果,能减轻病害的防控力度和成本,提高果实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在霜霉病调查时,发现避雨栽培时有部分叶片也有发病,主要原因有一下两点:(1)避雨设施多为简易避雨棚,发病叶片主要分布在避雨棚边缘,有雨水沾染的地方发病较多。(2)避雨棚下未覆膜的处理田块,造成棚内湿度大,在底部的叶片零星发病。


  3.2 不同品种果实白粉病的发病差异


  在调查时发现,试验基地的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幼果及果柄部位,每年6月上旬为葡萄白粉病发病期,枝叶旺盛生长造成果穗附近郁闭,加之温暖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调查中欧亚种葡萄品种虽然品质优良但不抗白粉病,其中夏至红和香妃易感染白粉病,后期果粒发生裂果重,虽然其他欧亚种葡萄病果率较轻,但几乎无一健康果穗。欧美种葡萄果实未发病。调查时还发现香妃、香玉、奥古斯特等浅色品种,白粉病侵染后造成的斑痕明显且无法消除;夏至红为有色品种,成熟着色后病斑被掩盖而不易识别。


  综上所述,避雨栽培避免了雨水的浇淋,创造了不利于霜霉病发生的条件,大大降低了霜霉病的发生,但在果园植株和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空气和地面湿度大时,应注意霜霉病的发生。同时,避雨栽培也创造了适宜白粉病发生的高湿但叶面干燥的环境,且减弱了光照强度,有利于白粉病的侵染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