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
贺亮亮 刘三军 李永洲 章鹏 宋银花 彭帅帅
葡萄绿枝嫁接是一种在葡萄生长季节进行的嫁接方法,利用尚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新梢作为接穗和砧木,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等优点,是葡萄品种改良、快速繁殖以及提高葡萄抗逆性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正是葡萄绿枝嫁接的最佳时期,以下将从嫁接前的准备工作、嫁接操作流程、嫁接后的管理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葡萄绿枝嫁接的技术要点。
一、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一)(一)砧木与接穗的选择
砧木选择:砧木的选择对嫁接后的葡萄植株生长和结果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与接穗亲和力强的植株作为砧木。常见的优良葡萄砧木品种有贝达、SO4、5BB 等。贝达砧木抗寒性强,适合在北方寒冷地区作为砧木;SO4 砧木抗旱、抗根瘤蚜能力突出,且对土壤的适应性广;5BB 砧木则在抗根瘤蚜、抗线虫方面表现优异,同时能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选择砧木时,还需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目的,确保砧木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
接穗选择:接穗要从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应选取生长充实、芽眼饱满、半木质化的新梢作为接穗。一般来说,接穗枝条的粗度以 0.5 - 0.8 厘米为宜,过细的接穗生长势弱,过粗的接穗则不易与砧木贴合。采集接穗的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枝条含水量较高,有利于保持接穗的活力。采集后的接穗要立即剪去叶片,仅保留 1 - 2 厘米的叶柄,以减少水分蒸发。若不能及时嫁接,可将接穗用湿布包裹,放置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或放入保鲜袋中置于冰箱冷藏,温度保持在 2 - 5℃,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接穗的成活率。
(二)(二)嫁接工具与材料准备
嫁接工具:常用的嫁接工具包括锋利的嫁接刀、修枝剪、塑料薄膜条等。嫁接刀要求刀刃锋利,能够保证切口平滑,减少对砧木和接穗的损伤,提高嫁接成活率。修枝剪用于修剪砧木和接穗,选择质量好、剪切省力的修枝剪,能使操作更加顺畅。塑料薄膜条用于包扎嫁接口,一般选用宽度为 0.5 - 1 厘米、厚度适中、柔韧性好的塑料薄膜,包扎时既能保证嫁接口紧密贴合,又不会因包扎过紧影响接穗和砧木的生长。
嫁接材料:除了上述工具外,还可以准备一些消毒剂,如 75% 的酒精或 0.1% 的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对接穗和嫁接工具进行消毒,防止病菌感染。此外,对于大规模的葡萄绿枝嫁接,还可以准备遮阳网,在嫁接后为苗木遮荫,降低光照强度和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为嫁接苗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三)砧木与接穗的处理
砧木处理:在嫁接前,要对砧木进行适当的修剪。选择生长健壮的砧木新梢,在距离地面 30 - 50 厘米处剪断,保留 2 - 3 片叶子,以保证砧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养分。剪口要平滑,呈 45° 斜角,这样有利于增加砧木与接穗的接触面积,促进愈合。修剪后的砧木要及时清理周围的杂草和病残体,并喷洒杀菌剂,如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预防病害发生。
接穗处理 ;将采集好的接穗按照每个接芽为一段进行剪切,接芽上方保留 1 厘米左右的枝条,接芽下方保留 2 - 3 厘米的枝条,使接穗长度在 3 - 4 厘米左右。接穗的切口同样要平滑,在接芽的两侧各削一刀,削面长度为 1.5 - 2 厘米,呈楔形,两个削面要对称,保证接穗能够顺利插入砧木切口。处理好的接穗要用湿布包裹或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失水干枯,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1 小时。
二、嫁接操作流程
(四)(一)嫁接时间选择
(五)葡萄绿枝嫁接的时间对成活率影响较大。一般在葡萄生长旺盛的夏季进行,当砧木和接穗的新梢半木质化时为最佳嫁接时期。在我国北方地区,通常在 6 - 7 月份进行;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嫁接时间可适当提前,一般在 5 - 6 月份。嫁接时应选择晴天的上午或下午进行,避免在雨天或高温强光时段嫁接。雨天嫁接容易使嫁接口感染病菌,高温强光会导致接穗水分蒸发过快,降低成活率。
(六)(二)嫁接方法
葡萄绿枝嫁接常用的方法有劈接法、芽接法和舌接法等,以下介绍两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劈接法:将处理好的砧木在剪口处垂直向下劈开一个深度为 2 - 2.5 厘米的切口。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若接穗较细,至少要保证一侧形成层对齐。插入接穗后,用塑料薄膜条从下往上将嫁接口包扎紧密,使接穗和砧木紧密结合,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入。包扎时要注意将接芽露出,以便接芽萌发。
芽接法:在砧木的新梢上,选择光滑无节的部位,用嫁接刀切一个 “T” 字形切口,深度以切断皮层但不伤及木质部为宜。在接穗上选取饱满的芽,在芽的上方 0.5 厘米处横切一刀,再在芽的下方 1 - 1.5 厘米处向上斜削一刀,将芽片取下,芽片长度约为 2 - 2.5 厘米。将芽片插入砧木的 “T” 字形切口中,使芽片的上方与砧木的横切口对齐,然后用塑料薄膜条将嫁接口包扎严密,仅露出接芽。
三、嫁接后的管理
(七)(一)遮荫与保湿
嫁接完成后,要及时为嫁接苗遮荫。可在嫁接苗上方搭建遮阳网,遮阳网的透光率控制在 50% - 60% 左右,避免阳光直射嫁接苗,降低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要保持嫁接苗周围环境的湿度,可通过喷雾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每天早晚各喷雾一次,保持叶片湿润。但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导致嫁接口腐烂,若遇雨天,要及时采取防雨措施。
(八)(二)除萌与解绑
砧木上的萌蘖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接穗的生长,因此要及时去除砧木上的萌蘖。一般在嫁接后 1 - 2 周,砧木上会陆续长出萌蘖,发现后要及时用修枝剪剪掉,每隔 3 - 5 天检查一次,确保砧木上无萌蘖生长。当接芽开始萌发并长出 3 - 4 片新叶时,说明嫁接已经成活,此时可以解除包扎嫁接口的塑料薄膜条。解绑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接芽和新梢。
(九)(三)水肥管理
嫁接苗成活后,要加强水肥管理。在嫁接后的 1 - 2 周内,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不宜过多浇水,以免引起根部病害。当接穗新梢长到 10 - 15 厘米时,开始追肥。可追施一次稀薄的氮肥,如尿素,每亩用量为 5 - 8 公斤,兑水稀释后浇灌。以后每隔 15 - 20 天追肥一次,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新梢生长;后期适当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每亩用量为 3 - 5 公斤,叶面喷施或根部追施,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和促进花芽分化。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十)(四)病虫害防治
嫁接后的葡萄苗木生长较为幼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要定期对嫁接苗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对于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 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白粉病可喷洒 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蚜虫可喷洒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 3000 倍液;红蜘蛛可喷洒 20% 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进行防治。同时,要加强果园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