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07359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冀中南露天葡萄3种越冬方式对局部环境、萌芽率的影响 [2025/7/10 15:54:08] 来源: 作者:Admin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冀中南地区的气候具有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平均气温-5-5℃,极端低温可达-15℃左右,风速较大,易形成寒潮大风。全年70%-80%的降水量集中在6-8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引发洪涝灾害。而12-2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常出现干旱。


  露地栽培的葡萄在冬季最低温度低于-15℃的地区需要埋土防寒以保证安全越冬。埋土防寒和出土上架既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增加生产成本,又会在操作过程中对树干树根以及冬芽造成机械损伤。冀中南地区处于我国埋土防寒区和非埋土防寒区的分界线,探索防寒布覆盖辅助越冬方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树体损伤。本研究测试了3个不同的越冬方式的局部小气候与萌芽率,以期筛选出合适省力化的覆盖材料。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选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葡萄试验园。试验品种为两年生夏黑无核葡萄。试验设备:数据记录仪,购自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案


  1.2.1 冀中南地区11月露地葡萄落叶,冬剪,开沟施基肥之后,将葡萄主蔓解绑下架,埋土防寒并浇水。


  试验共设两个处理。处理1用白色无纺布覆盖葡萄主蔓,无纺布周边用土块压实;处理2用黑色塑料地膜覆盖葡萄主蔓,并在上方覆盖3cm薄土层;以常规埋土为对照。当最高温度升到15℃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5℃时,把葡萄沟两边打开通风降温,防止芽萌动。


  1.3.3 数据记录  分别在3个处理试验地各安装一个路格数据记录仪,每个记录仪配有两对温湿度数据采集探头,埋入葡萄主蔓附近,每隔2h采集一次数据。另安装一个路格数据记录仪采集露地空气温湿度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温湿度的影响



  在温度方面,与空气温度相比,3个防寒措施均能显著降低内部的最高温度,提高内部的最低温度,降低了昼夜的温差,且最低温度在-10℃~0℃之间,能很好滴保证树体的越冬。3个防寒措施之间,埋土+地布(徐丽明方案)温度更加稳定,最高温度略低于其余2个处理。在湿度方面,与空气湿度相比,3个防寒措施均能显著提高内部的最高湿度,3个组间差异不明显。


  在后期间隔2h的追踪调查中,露天温度最高,防寒布次之,埋土与埋土+地布无差异;湿度方面,露天空气湿度变化最大,防寒布也有较大变化波动,而埋土与埋土+地布无变化。


  综上所述,埋土+地布能很好地稳定内部的温度与湿度,保证树体的越冬。

 

  2.2 不同处理对冬芽萌发的影响

 

 

  在葡萄萌芽方面,埋土+地布萌芽率显著高于埋土与防寒布。但是,防寒布的萌芽率却低于埋土处理,究其原因可能是防寒布撤去过晚,导致内部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导致芽眼受损有关(依目前数据分析)。


  3.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3个越冬方式对局部小气候与春季萌芽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越冬方式均能稳定局部的温湿度变化,均能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埋土+地布最稳定。萌芽率方面,埋土+地布萌芽率也最高,防寒布却低于埋土防寒的效果,推测与防寒布揭开过晚,春季温度回升导致内部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