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综合试验站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地点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水南村楠木林葡萄专业合作社(27°23′20.88″N,117°51′2.85″E)。供试材料为鲜食葡萄品种‘巨峰’8年生植株,树势一致,南北行向。避雨棚高3.0m,水平棚架,架面高1.8m,高干自由形,株行距1.2 m×3.3 m,田间管理水平一致。2021年1月进行树形改造与间伐,间伐后株行距2.4 m×3.3 m。将高干伞形改为“一”字形 V 形叶幕(T1)和“一”字形水平叶幕(T2)。
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 微环境数据测定
空气湿度测定:自改造翌年葡萄盛花期起至所有处理果实采收全部结束,通过电子温湿度计(TH2OR-EX-H,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妙观科技有限公司)自动记录种植基地空气相对湿度,每日每1 h记录一次,温度计悬挂于距主蔓10~15cm的葡萄结果枝下10 cm,与葡萄果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每处理重复3次。
叶幕光合有效辐射测定:光合有效辐射使用光照度仪(UT383,广东省东莞市优利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定,于改造翌年花后50 d至花后102 d对叶幕光合有效辐射进行测定,于当日中午11:00按时进行。每处理沿行方向前、中、后各选取一株,每株选取3个测定点,于叶幕上方与进行点测;每13d测定一次,每株测定5点,每测定点至少读数两次并取平均值。
果穗光合有效辐射测定:将光照度仪感光元件水平放置于果穗赤道面、距果实5~10 cm处进行测定,每处理测定5穗,每穗测定5点,每测定点至少读数两次并取平均值。
2.2 物候期调查
观察并记录改造后葡萄萌芽始期(5%的芽眼鳞片开裂的日期)、开花始期(5%的花帽脱落的日期)、盛花期(50%的花帽脱落的日期)、浆果开始生长期(95%的花朵落花的日期)、浆果始熟期(5%的首批果粒开始显色)、果实采收期(95%的果粒完成转色且TSS≥17%的日期)、落叶期(75%的叶片变黄、脱落的日期),调查方法及记录标准参考《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3 果实品质指标
果实外观品质测定:采用分光测色仪(电脑光栅分光测色仪YS3060,深圳市三恩时科技有限公司)测定果实色泽;使用微量比色法测定果皮花色苷含量;采用便携式折光仪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为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果实抗坏血酸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树形改造对果园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花后0~102 d,各处理日均相对湿度均处于60.0%~98.0%之间,且波动较大。花后62 d前,各处理空气湿度差异均不显著;此后随着夏季来临温度升高,各处理湿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得以显现,其中T2处理日均相对湿度于花后61d~89d低于其余各处理,且差异显著。
3.2 树形改造对叶幕、果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由图3A可知,花后89 d起,对照叶幕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高于两改造树形,在花后102 d达到最高,为2244.77μmol·m-2·s-1;由图3B可知在整个果实成熟过程中,三种树形的果穗光合有效辐射均有显著差异,且T2处理均为最高。于花后102 d,T2处理果穗光合有效辐射达到最高,为707.49μmol·m-2·s-1。试验表明,两改造树形果穗光合有效辐射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可达对照同期的4.56~5.63倍;对于两改造树形而言,“一”字形V形叶幕改造的果穗光合有效辐射显著低于“一”字形水平叶幕,可能与“一”字形 V 形叶幕改造树体挂果位置低、距棚架远有关。
3.3 树形改造对物候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改造树形相对于对照各物候期均有提前;浆果开始生长期前, 两改造树形相较于对照物候期提前4~6d;浆果始熟期开始至浆果始熟期,各物候期提前6~11 d。试验表明,两改造处理浆果开始生长期至采收期分别为81d、83d,均较对照缩短18~21d。试验表明,两树形改造均能使果实成熟周期显著缩短,采收期提前13d。
3.4 树形改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树形改造后果实采收期着色情况优于对照。L*代表果面亮度,其数值越大代表表面越亮,T1处理果实L*值显著高于对照,证明其果实较对照更亮;a*代表果实红绿色,正值代表果实颜色偏红,负值代表果实颜色偏绿,两处理a*均显著高于对照,果实红色更明显;b*值代表果实黄蓝色,正值代表果实颜色偏黄,负值代表果实颜色偏蓝,两改造处理b*值显著低于对照,改造处理后果实整体偏蓝紫色;T1处理果皮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为396.69μg/g,达到对照的133.42%。
树形改造处理后果实TS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达到其108.62%;T2处理抗坏血酸含量为6.72 mg/100g,显著高于其余处理。
4 结论
“一”字形 V形叶幕光合有效辐射在夏季高温时期显著高于另外两树形;树形改造后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多显著高于对照;树形改造后果实成熟周期为81d、83d,均较对照缩短18~21d,果实提前13d采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