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773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新型干粉药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 [2025/4/22 17:52:45] 来源: 作者:Admin

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朱淑芳 陆丽娟 刘茂 孙其宝


  葡萄白粉病分布于全国各葡萄产区,但总体雨水比较多的地区发病少、比较轻,雨水比较少的地区(如北部干旱区等)危害损失较大,流行年份对果实品质和产量往往造成很大损失。葡萄生长季节白粉病影响坐果和果粒的生长发育,后期严重白粉病会引起果粒开裂,从而引发灰霉病、酸腐病、腐烂病等侵染;叶片染病可减产60%左右,发病严重的减产80%以上,影响葡萄的生长同时进而引起花芽分化不良,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发育,降低葡萄的产量、质量及抗寒能力。


  随着避雨栽培等设施栽培方式的发展,白粉病成为葡萄设施栽培中重要病害之一。开花前避雨栽培设施中较高的空气湿度对该病侵染十分重要,而后高温有助于其蔓延,果实在落花后 28~42天最敏感,从发病至蔓延到整个果园,需要40天左右。设施栽培往往存在栽植过密、绑蔓摘心不及时、偏施氮肥、枝蔓徒长、通风透光不良等,其特殊条件有利于葡萄白粉病的发生。


  葡萄白粉病存在防治难、发病迅速和抗药性等特点,化学防治是长期以来控制白粉病的主要措施,但是目前防治白粉病的药剂种类繁多, 一般为可湿型粉剂、悬浮剂等,本研究通过对干粉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试验,旨在为大田防治提供基础支撑。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葡萄品种为8年生魏可葡萄,栽培模式为V型篱架。


  1.2 方法


  1.2.1 方案设计


  小区设计:分2块,包括新药处理区(打新药)、常规防治区(打旧药)。新药处理区和常规防治区均包括10棵树,每棵树5调查5串葡萄或周边5片叶。


  施药和调查时间:82日起每10日调查和施新药一次,共施药6次,之后不施药继续保持每10日调查,调查至采收。


  试验区施药量:每次大约施药100克(每棵树5平米,1平方米施药2克计算,我们包装的1/10)或使药粉均匀喷洒在葡萄和叶片表面。


  施新药注意:尽量保持葡萄干燥时施药(不要在浇水后施药)。打新药时,新药处理区和其他校区用塑料布遮挡,以免相互影响。


  1.2.2 调查对象


  葡萄串上灰霉病、裂果病,葡萄叶片上白粉病。


  结果分析


  2.1 新型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通过对发病植株叶片进行观察发现,喷施粉剂新药的葡萄叶片白粉病发病减轻,叶片黄化干枯较少,已感染病斑消减后不再扩展危害,(图1A)。对发病指数统计可知,喷施粉剂新药和常规药剂对白粉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以喷施粉剂新药病情指数下降快,对白粉病的防效较常规药剂防治好(图1B)。

 

 

  2.2 新型药剂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叶片染病影响葡萄的当年生长同时进而引起花芽分化不良,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发育,降低葡萄的产量。通过对不同药剂处理葡萄外观品质观察发现,喷施新型干粉药剂的葡萄当年转色快,色泽均匀(图2),无白粉病造成的病斑,这可能和叶片保护较好、营养充足有关。

 


  3 结论


  喷施粉剂新药的葡萄叶片白粉病发病减轻,叶片黄化干枯较少,已感染病斑消减后不再扩展危害,病情指数下降快,对白粉病的防效较常规药剂防治好。


  喷施新型干粉药剂的葡萄当年转色快,色泽均匀,这可能和叶片保护较好、营养充足有关。喷施新药是否有利于提高果实内在品质、是否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发育,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