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03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山西产区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2024/10/16 21:35:35] 来源: 作者:Admin

太谷综合试验站

王敏 赵旗峰 黄丽萍 荀志丽 马小河


  1 建园


  1.1 园地选择

    

  年平均气温8°C以上,年活动积温(≥10°C)在2800°C以上,无霜期160d以上,年降水量350mm800mm,年日照时数2200h以上。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pH 6.58.2,土壤肥沃,质地较疏松。宜选择平地或向阳坡地建园,避免在低洼地带建园。


  1.2 品种选择


  按照适地适栽原则,根据产地生态条件和葡萄酒的产品类型,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红色品种主要有赤霞珠、品丽珠、美乐、西拉、马瑟兰等,白色品种主要有霞多丽、贵人香、长相思、维欧尼等。


  1.3 株行距及行向


  株行距1.0m1.5m×2.5m3.5m,行向视地块而定,一般要求南北行向。


  1.4 架式与架材


  架式选择厂字形篱架。立柱一般选择水泥柱,高度230cm,截面长宽12cm×12cm,内加4道冷拔丝或钢筋;立柱也可采用钢管、三角铁或木柱,钢管或三角铁的地下部分应用水泥预埋,木柱应用沥青防腐处理。拉丝采用直径2.0 mm2.5 mm镀锌钢丝或镀锌铁丝。


  沿栽植带中线间隔5m8m1根立柱,立柱间距根据当地生长季节风速、负载量等因素确定,一般为6m。立柱埋入土壤深度50cm,地上高度180cm,边柱内侧用水泥柱斜撑或外侧用地锚固定;架面垂直分布拉丝3道~4道,第1道拉丝距离地面高度70cm90cm,第2道及以上拉丝在立柱两侧水平分布2根,水平分布的拉丝每间隔1m1.5m用细铁丝拧固1个节点,第2道及以上拉丝间距40cm50cm


  1.5 苗木定植


  苗木宜选择高位绿枝嫁接苗,砧木高度应达到30cm。春季和秋末冬初均可定植。以春季定植为主,地面以下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10℃时进行定植。


  定植沟宽宜为0.8m,深0.8m1.0m。沟底可铺20cm40cm厚的秸秆、杂草等有机物。然后将原表土及行间表土与肥料混匀,施入填平。肥料用量一般每667m2用有机肥5000kg左右,并加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kg。定植前将苗木在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后取出。苗木地上部剪留2个~3个芽,根系剪留5cm8cm。栽植时,舒展苗木根系,填土踏实,浇透水后培土。


  2 整形修剪


  2.1 架式结构


  倾斜主干基部与地面夹角为25º30º,主干倾斜绑缚于第1道拉丝形成1条多年生的水平主蔓,每个植株水平主蔓长度超出下一株水平主蔓末端20cm30cm,每个植株水平主蔓末端20cm30cm以内不留结果母枝。夏季降雨较少、空气湿度低、病害轻的地区,水平主蔓距离地面高度70cm80cm;降雨量较大、空气湿度高、病害较严重的地区,水平主蔓抬高至80cm90cm


  水平主蔓上每延长米配置4个~6个结果枝组,具体数量根据主蔓长度与产量要求而定。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个~2个结果母枝。


  2.2 整形技术


  2.2.1 栽植当年


  苗木萌芽后,选留1个生长健壮向同方向稍微倾斜生长的新梢。新梢生长超过180cm及时摘心,长度不足180cm的新梢,在8月中下旬摘心。冬季修剪时,粗度在7mm以下的枝条剪除,粗度7mm以上枝条选留130cm160cm


  2.2.2 栽植第2


  春季萌芽前,将2年生枝条(栽植当年选留的1年生枝条)同方向顺延倾斜绑缚于第1道拉丝,枝条基部与地面夹角为25º30º,并将枝条前端高于第1道拉丝部分水平绑缚于拉丝上,培养成为水平主蔓。萌芽后,选留适量新梢垂直沿架面生长。冬季修剪时,主蔓前端1年生枝中梢或长梢修剪,选留粗度7mm以上的部分,在栽植第3年时,继续将选留枝条培养成为水平主蔓,直到水平主蔓长度超出下一植株水平主蔓末端20cm30cm,其余1年生枝条短梢修剪。2年生枝条长度较短,不能倾斜绑缚于第1道拉丝时,按栽植当年的整形方法进行管理,栽植第3年时,开始培养水平主蔓。


  2.2.3 栽植第3年、盛果期


  春季萌芽前,将每个植株水平主蔓按原位绑缚于第1道拉丝,萌芽后,依据产量需求及树体长势每延长米选留8个~12个新梢沿架面垂直绑缚。冬季修剪时,每延长米水平主蔓留4个~6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选留1个~2个结果母枝进行短梢修剪。植株水平主蔓长度超出下一植株水平主蔓末端20cm30cm时,疏除下一植株水平主蔓末端重叠部位的结果枝组或结果母枝。盛果期大树注意选留靠近水平主蔓的结果母枝进行更新、修剪。


  2.3 修剪技术


  2.3.1 冬季修剪


  修剪时间为秋末冬初葡萄落叶至土壤结冻前。结果母枝一般采用短梢或极短梢修剪,即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个~22芽或3芽结果母枝。延长枝结果母枝采用中梢或长梢修剪。结果母枝按照计划产量修剪后,其余1年生、多年生枝剪除或回缩。


  2.3.2 春夏季修剪


  抹芽在冬芽萌动但尚未展叶时进行,将主干及主蔓上多余的、着生部位不好的芽抹除,同一节位留1个芽。新梢花序显现后定枝,疏除主蔓上多余的结果枝或营养枝,根据品种、长势与目标产量确定新梢量,新梢间距一般为10cm12cm


  新梢长度超过第2道及以上拉丝后,应及时将其竖直摆放入第2道及以上水平分布的两根拉丝之间。新梢生长超出顶端拉丝20cm以上进行摘心。及早抹除副梢,主梢顶端的2个副梢留3叶~5叶重复摘心,或采用机械修剪。


  3 果实管理


  3.1 产量控制


  不同地区需根据葡萄酒档次、栽培品种特性、土壤水肥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宜的产量,产量一般为400 kg/667 m2750 kg/667 m2


  3.2 摘叶


  葡萄进入转色期后,视产地气候条件,摘除果穗上部20cm30cm高度范围明显遮光的叶片,或者摘除果穗上下部20cm30cm高度范围的全部叶片。


  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耕作


  生长季前期采用清耕法,生长季后期行间(7月份以后)采用行间自然生草法,定期机械割草。


  4.2 施肥


  基肥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用量2000kg3000kg,并与部分磷钾肥混合施用。施肥方法以沟施为主,施肥沟深度达根系集中分布区,隔年交替在植株两侧开沟施肥。


  追肥每年3次。第1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适量配施磷钾肥;第2次在果实膨大期,以氮磷肥为主;第3次在浆果转色期,以钾肥为主。结果树一般每生产100kg葡萄需追施氮(N0.6kg、磷(P2O50.3kg、钾(K2O0.6kg。追肥一般在距根颈40cm左右处开10cm以上的浅沟,进行沟施。营养不足时可进行根外追肥,花期喷施0.2%硼砂溶液1次~2次;果实膨大期喷施0.3%尿素溶液;转色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3次。


  4.3 水分管理


  根据葡萄生长发育情况与土壤水分状况,葡萄园每个生长季需灌溉3次~5次。选择滴灌或行内漫灌,主要灌水时期:出土后至萌芽前、新梢旺盛生长期、花期、采收后、埋土前。


  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等,主要虫害有绿盲蝽、叶蝉类等,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原则。加强果园管理,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果、病叶,做好清园工作;春季出土后,全园喷洒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虫;萌芽至新梢生长期喷洒80%波尔多液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绿盲蝽等病虫;花前、花后使用40%嘧霉胺1000倍~1500倍液、50%异菌脲800倍~1000倍防治灰霉病;夏秋季霜霉病大发生时,选择50%烯酰吗啉4000倍液、霉多克800倍液交替喷布;秋季修剪后全园喷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降低病虫源基数。


  6 采收


  葡萄成熟期前,每隔3d4d测定1次葡萄含糖量、含酸量,葡萄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不低于190g/L,可滴定酸含量(以酒石酸计)4.5g/L6.5g/L时开始采收。


  采收宜在天气晴朗的早晨露水干后或下午进行采收。采收时将果穗从穗梗基部剪下,及时去除病虫果、二次果、霉烂果等,果实随采随运。


  7 埋土防寒、清土上架

    

  土壤封冻前适时晚埋。将葡萄枝蔓下架,整理压蔓后,利用机械埋土。距离植株80cm以外行间取土,埋土厚度40cm60cm,宽度80cm100cm

    

  清土一般在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进行,利用机械清土。清土完成后,将主蔓均匀绑缚于架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