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42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避雨设施条件下合肥地区葡萄白粉病发生规律田间调查 [2024/7/10 21:15:09] 来源: 作者:Admin

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陆丽娟 朱淑芳 刘茂 孙其宝


  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敏感。葡萄栽植过密,枝叶过多,通风不良时利于发病。调查地点为葡萄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核心试验葡萄园,位于江淮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7℃,年最高气温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9001100mm,日照时数为2100h。在调查时发现,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幼果及果柄部位,每年5月下旬~6月上旬为葡萄白粉病发病期,枝叶旺盛生长造成果穗附近郁闭,加之温暖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现将核心示范园葡萄连续多年白粉病发生情况作一下汇报。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葡萄栽培架势为T”字形水平棚架,避雨栽培。品种为试验站区试试验品种为主。


  1.2 方法


  在幼果期,进行果实白粉病的调查,分析避雨栽培下不同品种白粉病的发生情况。随机选取50个果穗,调查病果粒数及相应的病情指数,计算感病果粒占调查果粒总数(300粒以上)的百分率,求得病果粒率(%)和病情指数。


  按下列分级方法记录各级病果粒数及总果粒数。


  果粒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5%~10%;     


  5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10%~20%


  7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20%~50%;    


  9级:病斑面积占果粒表面积的50%以上。


  病害指数公式为:

  

  式中:DI------病情指数

       

  si-------发病级别

          

  ni--------相应发病级别的叶片数或果粒数

       

  i---------病情分级的各个级别

       

  N--------调查总叶片或果粒数

       

  x--------最高病级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葡萄品种果实白粉病发生情况


  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果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感病(表1),病果率存在差异,其中红巴拉多最高,为24.99%,发病较晚,但病害发生迅速;夏至红次之,为10.19%;香妃的病果率9.00%,发病最早,病害发生也较快;欧美种葡萄品种除瑞锋无核外均未发病。


  从病情指数来看受害程度,欧亚种之间存在差异,其中红巴拉多最高,为0.05;夏至红、香妃、瑞锋无核均为0.02;香玉为0.01;其他发病的欧亚种品种病情指数为0



  在调查时发现,试验基地的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幼果及果柄部位, 6月上旬为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枝叶旺盛除的果穗附近郁闭,白粉病发生较重。调查中欧亚种葡萄品种虽然品质优良但不抗白粉病,其中夏至红和香妃易感染白粉病,后期果粒发生裂果重,虽然其他欧亚种葡萄病果率较轻,但几乎无一健康果穗。此外,香妃、香玉、奥古斯特等浅色品种,白粉病侵染后造成的斑痕明显且无法消除;夏至红为有色品种,成熟着色后病斑被掩盖而不易识别。


  2.2 不同年份白粉病发生情况调查


  为明确白粉病发病情况,试验站对栽培表现优良的品种进行了多年抗白粉病观察(表2),调查中发现欧亚种葡萄品种不抗白粉病,其中香妃最早感染,其他欧亚种葡萄会相继出现白粉病,时间集中在5月底~6月初。欧美品种发病轻,大多数品种不发病。发病时棚内温度在2225℃,适宜孢子萌发,由于区试园葡萄栽植过密,枝叶多,通风不良的地方发病较重。


  连续多年结果显示,2019年年份,除红巴拉多品种外,欧亚品种发病较2020年和2021年轻;2020年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白粉病呈现加重趋势,欧美品种中夏黑从2021年也出现白粉病侵染,病果率为2.0%左右,但病情指数较低,其他欧美品种均为发现病害发生。


  爱神玫瑰、夏黑、沈农金皇后3个品种2020年数据为促成栽培模式下调查结果,爱神玫瑰白粉病发生较重,这可能因为与栽培时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且栽培棚栽培密度较大,出现郁闭有关。夏黑和沈农金皇发病与避雨栽培相比,发病情况基本一致。



  2.3 白粉病发生情况监控调查


  通过对白粉病幼果期发病情况进行了监控调查,因香妃发病最早,且发病迅速,以香妃品种的发病作为园区白粉病防治的指示品种。524日调查时,白粉病病果率为0,园区最早发现白粉病为531日,此时病果率已达1.2%;从发病初到66日出现持续增加,病果率达9.3%。由图1可知,该病发生时有一个潜伏期,初次发病后蔓延迅速,在1周时间内会达到高的发病率。


 

  6月上中旬为幼果膨大期,也是套袋的关键时期,为保证套袋工作的进行,在66日后采用了药剂防治,所用药剂为40%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使用后病果率降低,没有出现再次侵染,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白粉病防治时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效果明显。


  小结


  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果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感病,其中红巴拉多最高,发病较晚,但病害发生迅速;香妃发病最早,病害发生迅速;欧美种葡萄品种除瑞锋无核外均未发病。试验基地的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幼果及果柄部位,枝叶旺盛除的果穗附近郁闭,白粉病发生较重。欧亚种葡萄品种虽然品质优良但不抗白粉病,其中夏至红和香妃易感染白粉病,后期果粒发生裂果重。此外,浅色品种,白粉病侵染后造成的斑痕明显且无法消除;有色品种,成熟着色后病斑被掩盖而不易识别。


  经多年白粉病观调查发现欧亚种葡萄品种会出现连年发病情况,发病时棚内温度在2225℃,适宜孢子萌发。2017年为品种初结果年份,除红巴拉多品种外,欧亚品种发病较2018年和2015年轻;2018年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白粉病呈现加重趋势,欧美品种中夏黑从2018年也出现白粉病侵染。区试园葡萄栽植过密,枝叶多,通风不良发病较重。促成栽培模式下,爱神玫瑰白粉病发生加重,这可能因为与促成栽培时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且促成栽培棚栽培密度较大,出现郁闭有关。


  香妃发病最早,且发病迅速,香妃品种可作为该园区白粉病防治的指示品种。发病时间集中在5月底~6月初,该病初次发病后蔓延迅速,在1周时间内会达到高的发病率。6月上中旬为幼果膨大期,也是套袋的关键时期,白粉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效果明显,可用40%氟硅唑+苯醚甲环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