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岳综合试验站
‘巨峰’葡萄属欧美杂交种,中熟品种,原产于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引入中国后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已成为我国葡萄种植业的主栽品种,栽培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该品种香味浓郁,酸甜适口,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近年‘巨峰’葡萄裂果、品质下降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巨峰’葡萄产业发展。造成‘巨峰’葡萄裂果和品质下降的因素很多,其中缺钙问题不容忽视。有关钙在大多果树果实裂果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已有很多报道。而钙在‘巨峰’葡萄果皮解剖结构以及品质、裂果的综合影响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以主栽品种‘巨峰’为试材,研究钙处理对果实品质、裂果以及果皮解剖结构的影响,为优质葡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2年6-10月在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葡萄核心试验园进行。该试验园地处辽宁省南部,该地区地势平坦,棕壤土,有机质在1%-1.5 %,pH值6.9-7.2。年平均气温 8.3- 10.3,最高气温36.8℃,最低气温-24.2℃;全年无霜期约170天,初霜期在 10月中下旬,终霜日在 4月中旬;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900小时;年降水量 580-750mm。试验材料选取树势中庸,长势一致,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6年生‘巨峰’。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在盛花后20 d、30 d、40 d三个时期喷洒5 g/L CaCl2溶液,清水处理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一般选在傍晚无风天气进行。试验分别在幼果期(盛花后45 d)、转色期、成熟期开展3次采样。
1.2.2 裂果率调查
各个时期处理和对照均随机采50个果粒,将其浸没于提前准备好的3 L蒸馏水中,浸泡24 h后调查裂果数。
裂果率=裂果数/总果粒数×100 %
1.2.3 果实品质测定
单果重采用电子天平测定,单果重 =50粒总重量/50 。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个果粒,对果粒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实硬度进行测定。其中果实纵横径采用数显游标卡尺(CD-15AXWW)进行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数显糖度计( PAL-1)测定,果实硬度采用硬度计(FT-02)测定。
1.2.4 果实细胞解剖结构观察
果实细胞解剖结构的观察采用石蜡切片法 ,从果实赤道处垂直果皮切取大小约0.5cm ×0.5cm ×0.5cm 的方块,放入FAA固定液中,抽气后待用;然后经过酒精梯度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用显微镜观察果实细胞结构并扫描。用Case Viewer软件测量果皮细胞形态学参数。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6、SPSS23.0、origin2021进行数据分析及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钙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图A,B可以看出,‘巨峰’葡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均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增大,且幼果期到转色期横径增大幅度较大,钙处理可以增加各时期果实的纵径和横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果实单果重在转色期到成熟期增大最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急速增加,在幼果期到转色期变化幅度最大,并且钙处理也明显起到了增大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巨峰’葡萄果实硬度随着果实生长逐渐下降,在成熟时达到最低,然而钙处理可以阻碍果实硬度的锐减,尤其在转色期和成熟期钙处理的果实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综上所述,钙处理在‘巨峰’葡萄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改变果实品质的效果,果实果个增大,果粒变圆,硬度变大,口感更甜。
2.2 外源钙对葡萄裂果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巨峰’葡萄在幼果期裂果率很低,达到转色期时裂果率急剧上升,对照裂果率可达到50%,钙处理在此时裂果率也很高,但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8.67%,到成熟期裂果率仍有所增加,对照的裂果率已经达到了63.33%,比转色期又提高了26.67%,而钙处理明显降低了此时期的裂果率,成熟期比转色期只提高了19.67%,比对照下降了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钙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巨峰’葡萄各个生长时期的裂果率。
2.3 外源钙对葡萄果皮表皮细胞结构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巨峰’果实在幼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表皮细胞层数钙处理和对照都是在3-4层,幼果期表皮细胞整齐致密,转色期紧密,成熟期钙处理仍然紧密而对照略显疏松。表皮细胞厚度随着果实生长成熟逐渐变薄,而钙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各时期的细胞厚度,幼果期钙处理表皮细胞厚度为28.3um,比对照厚3.6um,成熟期最薄,但钙处理也比对照增厚了10.88%。与此同时表皮细胞表面积逐渐增大,钙处理使各时期果皮表皮细胞面积显著减小。结果表明,钙处理可能通过改变了‘巨峰’葡萄表皮细胞的形态,使细胞厚度变厚,细胞面积减小,排列更紧密,从而使果实硬度增加,裂果率降低。
2.3 外源钙对葡萄果皮亚表皮细胞结构的影响
‘巨峰’果实亚表皮细胞结构变化与表皮结构变化相似,钙处理幼果期亚表皮细胞层数从13-15层减少到成熟期的11-12层,而对照层数各时期均比处理的少。亚表皮细胞排列从幼果期的整齐紧密逐渐到成熟期的疏松,细胞厚度迅速降低,钙处理细胞厚度显著变小,细胞表面积显著变大,对照细胞厚度从幼果期的458.20μm降到成熟期的321.90μm,细胞表面积从6317.43 μm2增加到8124.23μm2,而钙处理在各时期均起到了增厚细胞厚度,缩小细胞面积的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钙是葡萄必需的中量元素之一,在植物体内主要以果胶酸钙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壁中,参与多种生理作用,不仅影响果实品质、而且缺钙亦会导致一些病害发生,所以整个葡萄生长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有关钙对提高果实品质的研究较多,龙鹏在做外源钙肥对瑞都早红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花色苷显著增加,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梗耐拉力显著升高。李萍等研究表明,氨基酸钙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中全氮含量,使叶片和果实中分配到更多的光合产物,比叶重和果实中总糖、花色苷、单宁、总酚含量显著升高,葡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本试验验证钙处理的确提高了‘巨峰’葡萄果实品质,使果个增大,果粒变圆,硬度变大,可溶性固形物增加,可滴定酸降低,口感更甜。
葡萄果实生长与成熟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导致葡萄裂果,而果皮和果肉发育不协调则是导致果皮开裂的直接原因。有学者在对橙、番 茄、枣、苹 果、葡萄研究表明,果皮开裂抗性与果皮组织结构密切相关。这与本试验外源钙可以改变‘巨峰’葡萄表皮和亚表皮细胞的形态,使细胞厚度变厚,细胞面积减小,排列更紧密,裂果率降低的结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