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综合试验站
杜鸿燕 杨顺林 陆晓英 郭淑萍 王玉倩
摘 要:云南是阳光玫瑰葡萄的优势产区。元谋干热区是云南阳光玫瑰的早熟产区代表,在使用四种不同药剂处理后,对干热区蓟马、果蝇、绿盲蝽、葡萄小卷蛾进行诱捕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热区该葡萄园内,暂未监测到蓟马和绿盲蝽相关的有效的数据,主要常发的虫害是葡萄小卷蛾和果蝇。葡萄小卷蛾的整体发生数量在5月下旬之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数量突增;果蝇在4月时发生量最高。使用了新药处理(立美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葡萄小卷蛾和果蝇的爆发。
关键词:元谋;干热区;阳光玫瑰;药剂处理;虫害
近年来的田间实地调查表明:云南地区常发害虫为葡萄小卷蛾、果蝇、绿盲蝽、蓟马、叶蝉、粉蚧、红蜘蛛、蚜虫、透翅蛾等。现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以蓟马、果蝇、绿盲蝽、葡萄小卷蛾调查为代表,开展葡萄上主要常发害虫的发生动态和防控措施,根据元谋干热区葡萄的生长期,于4月-6月进行监测。
一、针对4种害虫初步监测方案如下:
蓟马调查:试验3个处理,新药处理(立美农)、常规处理和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挂1张蓝板,每张篮板挂1个诱芯(中捷四方公司),每张蓝板悬挂在果实附近的枝条上,蓝板之间至少间隔100米以上,每10日调查一次。每次调查蓝板上蓟马总数,调查完后再施药,然后再换蓝板。诱芯可重复利用,1月1换。调查至收果期。
果蝇调查:试验3个处理,新药处理(立美农)、常规处理和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挂1个诱捕器,诱捕器中配诱液(中捷四方公司),每个诱捕器悬挂在果实附近的枝条上,诱捕器之间至少间隔100米以上,每10日调查一次。每次调查诱液内果蝇总数,调查完后将诱液内果蝇除去,再施药。诱液每半月替换一次,诱液每次替换1瓶。调查至收果期。多余诱捕液在阴凉避光保存。
绿盲蝽调查:新药处理(立美农)、常规处理和空白对照。试验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挂1个诱捕器,每诱捕器中心放置1个绿盲蝽专用诱芯(中捷四方公司),诱捕器四周隔层放入1/3高度的洗衣粉液。每个诱捕器悬挂在果实附近的枝条上,诱捕器间间隔100米以上,每10日调查一次。每次调查洗衣粉液内绿盲蝽总数,调查完后将洗衣粉液内绿盲蝽除去,然后补充洗衣粉液,再施药。每月替换1次诱芯。调查至收果期。多余诱芯在冰箱冷藏。
葡萄小卷蛾调查:试验3个处理,新药处理(立美农)、常规处理和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挂1个三角诱捕器,每诱捕器中心放置1个葡萄小卷蛾专用诱芯(中捷四方公司),下方放1张粘虫板。每个诱捕器悬挂在果实附近的枝条上,诱捕器间间隔100米以上。每10日调查一次。每次调查诱捕器内粘虫板上小卷蛾总数,调查完后再施药,然后再换诱捕器上粘虫板。每月替换1次诱芯,每周替换1次粘虫板。调查至收果期。多余诱芯在冰箱冷藏。
二、元谋干热区葡萄4种害虫发生动态监测结果如下:
通过对元谋干热区4月上旬到6月上旬期间葡萄上的常发害虫进行监测,结果如图1所示。蓟马和绿盲蝽在该葡萄园内暂未监测到相关的有效的数据,主要常发的虫害是葡萄小卷蛾和果蝇。葡萄小卷蛾的整体发生数量在5月下旬之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数量突增,而新药处理和常规处理的数量基本不变(图1a)。果蝇在4月时发生量最高,随着时间增加数量逐渐降低。整体趋势是新药处理后葡萄上果蝇害虫的发生量低于常规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图1b)。以上表明新药处理和常规处理控制了果蝇和葡萄小卷蛾的发生,同时新药的防治效果高于常规药剂。
三、有机粉剂(立美农)防控田间药效结果
有机粉剂对元谋干热区的葡萄小卷蛾和果蝇均有一定防控效果,其中对葡萄小卷蛾防控效果达78 %;对果蝇防控效果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