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501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桂中北葡萄园土壤营养概况及化肥减施主要技术 [2023/5/7 21:57:27] 来源: 作者:Admin

桂北综合试验站

陈爱军 何建军 梁晓文 宋雅琴 贺申魁

 

  1.桂北葡萄园土壤肥力概况

 

  20229-10月,我们对广西葡萄主产区桂林市兴安县、全州县、灵川县、资源县、临桂区、灌阳县及柳州市柳江区开展了葡萄园土壤营养状况调查,在上述7个县(区)16个乡(镇)52个自然村选择有代表性、管理正常的60个葡萄园采集土壤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铁、交换性钙等内容。检测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PH4.34.5占比3.33%PH4.55.5占比46.67%PH5.56.5占比45%,PH6.57.5占比5%;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很丰富占比23.33%、丰富占比23.33%、中等占比40%、缺乏占比13.33%。葡萄园土壤全氮很丰富占比40%、丰富占比33.33%、中等占比23.33%、缺乏占比3.33%。葡萄园土壤有效磷中等占比3.33%、缺乏占比31.67%、很缺乏占比50%、极缺乏占比15%。葡萄园土壤速效钾很丰富占比88.33%、丰富占比10%、中等占比1.67%。葡萄园土壤有效硼很丰富占比11.67%、丰富占比28.33%、中等占比51.67%、缺乏占比8.33%。葡萄园土壤有效铁、交换性钙均为100%含量很丰富。

 

  检测结果说明,桂中北葡萄园土壤酸化严重,50%葡萄园土壤PH值在4.35.553.33%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 73.33%葡萄园土壤全氮处于丰富以上水平, 98.33%葡萄园土壤速效钾处于丰富以上水平,96.67%葡萄园土壤有效磷处于缺乏以下水平, 60%葡萄园土壤有效硼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显示桂中北葡萄园普遍存在偏施化肥,特别是偏施氮、钾元素化肥现象。

 

  2.化肥减施主要技术

 

  2.1 治理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吸收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交换性氢离子和铝离子,使土壤中的盐基离子不断淋失的过程;土壤酸化导致土壤有毒金属离子活度增加,肥力降低,土壤结构变差,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土壤的pH低于6.5为酸性土壤,土壤pH低于4或高于8.5的土壤不利葡萄树的生长,并且影响果实的品质。葡萄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6.57.5,对于酸性土壤葡萄园要及时治理土壤酸化,使土壤pH尽快调整到适宜葡萄生长范围,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释放土壤中原来被固定的养分成为有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酸性土壤的改良方法主要有化学无机改良剂改良、有机肥料改良、碱性肥料改良、合理施肥、作物间套作等。

 

  治理葡萄园土壤酸化要坚持科学施肥、施用土壤调理剂、葡萄行间种植绿肥、生草栽培等措施综合应用。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是造成土壤酸化的因素之一。氮、磷、钾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磷、钾等无机肥料可提高作物产量,但过量施用化肥不仅不能使作物增产,还会降低肥料利用率,使部分养分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衡,破坏土壤质量,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葡萄生产中要通过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改进化肥施用技术等措施,使土壤养份均衡、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葡萄正常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同时也达到改善土壤质量,减轻或延缓土壤酸化目的。

 

  施用生石灰、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和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酸化状况,施用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处理和含腐殖酸的土壤改良剂处理葡萄果实品质较生石灰有明显的改善。酸性土壤葡萄园视pH值情况可在秋冬季结合有机肥施石灰50100/667 ㎡,但长期施用石灰易引起土壤板结,造成土壤中的有效磷、钾等无法被吸收利用。因此不宜连续多年大量施用石灰。

 

  种植绿肥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形成丰富的土壤耕层结构,减缓土壤酸化。因此,要充分利用葡萄园行间土地进行套种绿肥。

 

  2.2 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

 

  葡萄正常生长、结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硼、铁、锌等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可提高葡萄产量。化肥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施用方便;有机肥含有的营养元素全面,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但养分含量低、施用较费工费力。为追求产量、图省工方便,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果农长期靠经验种植及片面追求产量,造成盲目施肥现象严重,其中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养分流失、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使葡萄品质难以提高甚至于下降,土质恶化,影响到葡萄产业健康发展。要实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同时也能培肥地力,必须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化肥和有机肥的配施不是简单的养分相加,而是综合效应的放大。

 

  确定葡萄年施肥量要综合考虑到土壤肥力、品种、树龄、栽培方式、管理水平、肥料利用率等因素。在满足葡萄正常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下,合理减量施肥,减少肥料投入,不仅不会造成葡萄产量的下降,而且能提高葡萄产量,降低养分流失造成面源污染的风险。

 

  根据我们多年调查,桂中北葡萄园667㎡年施肥量普遍为有机肥5001000㎏、尿素1025㎏、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100㎏、硫酸钾肥5070㎏,化肥用量普遍偏多。参照各地经验,结合桂中北葡萄园土壤肥力调查结果及高产果园经验,提出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方案如下:

 

  基肥:1011月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30 g/kg果园,667㎡有机肥施用量20003000㎏、钙镁磷肥1525㎏;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30 g/kg果园,667㎡有机肥施用量10002000㎏、钙镁磷肥1525㎏。

 

  追肥:春季萌芽前57天施一次速效肥,促进萌芽整齐、健壮。在距树干5080cm处,开深、宽各20cm的施肥沟,667㎡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15kg。巨峰等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不施用萌芽肥,否则会因新梢生长过旺而加重落花落果。

 

  座果后至果粒软化前,施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次,两次间隔2025天,667㎡每次肥料用量1015kg,第二次施肥时,667㎡增加硫酸钾肥510kg,促进果实生长膨大和着色。   

 

  果粒花生粒大小时,每亩施腐熟花生麸肥或菜子麸肥200300 kg

 

  座果后至果粒软化前追肥,要特别注意根据树势情况,调整肥料品种和用量,如:树势较旺时,减少氮肥用量,树势较弱时,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往年有缺微量元素症状发生的果园,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施用相应的微量元素肥料。

 

  果粒软化开始着色时,控水控肥至果实采收,果实采收510d,施一次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67㎡用量1015kg,以利恢复树势。

 

  葡萄新梢展叶23片后,结合喷施农药预防葡萄病虫害,叶面喷施23次以氮、磷、钾为主的多微量元素叶面肥,每次间隔1015天,促进枝叶老熟和果实生长。有核品种,开花前叶面喷施12次硼肥,有利于提高座果率。历年有缺镁症果园,这一时期要叶面喷施22次镁肥。在幼果期和采收前一个月内叶面喷施21%硝酸钙或1.5%的醋酸钙或氨基酸钙溶液,以防日灼和提高葡萄果穗的质量和耐贮、耐运能力。

 

  2.3 改良施肥技术

  

  采用滴灌或微喷灌与施肥相结合的水肥一体化追施化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省工、省力、省肥。水肥配合使用时,水分和肥料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有效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桂中北葡萄产区化肥施用仍主要是以撒施为主,宜通过改造,安装滴灌或微喷灌设施,实现水肥一体化追施化肥。春季萌芽前57天,滴(微喷)施23次以氮为主水溶肥,每次间隔57天,促进萌芽整齐、健壮。座果后至果粒软化前,每隔57天,滴(微喷)施一次氮、磷、钾水溶肥,前期施用氮、磷、钾均衡型,后期施用低氮高钾型;座果后至果粒软化前滴(微喷)还要滴(微喷)施23次钙肥及其它中微量元素肥料。

 

  2.4 套种绿肥

 

  绿肥是一种清洁的有机肥源,具有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防控病虫草害等作用。秋冬季葡萄园行间可套种茹菜、油菜、紫云英等绿肥,夏季可在葡萄园行间套种豇豆、豌豆、绿豆等绿肥。种植的绿肥选择在鲜株产量最高和养份含量最多时期进行翻压肥田,豆科类绿肥选择在初花至盛花期翻压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