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
一、土壤盐渍化特点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0~30cm),使表层土壤盐含量超过0.1%或0.2%的过程,又称为土壤盐碱化。此时则开始影响一般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次生盐渍化是由于人为活动不当,使原来非盐渍化的土壤发生了盐渍化或增强了原土壤盐化程度的过程。土壤盐渍化程度由土壤盐渍度表示,单位为重量百分数(%)或电导率ms/cm(毫西/厘米)。
土壤盐渍化包括盐化和碱化两个过程。盐渍化果园土壤的各种可溶盐类对葡萄的影响,大约有以下几种:
1.某些盐类如碳酸盐,过量的硼,对葡萄生长有直接的毒害作用。
2.某些盐类积累,提高土壤溶液的pH值,使磷酸根离子(PO43-)、铁离子(Fe3+)、锌离子(Zn2+)和锰离子(Mn2+)等被固定。
3.某些盐类能够分散土粒,使土壤结构变成非水稳性,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耕性变劣,进而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4.有些离子浓度高时,可因增加作物根域土壤溶液的渗透压而引起有害的作用,同时,高浓度的离子本身也具有毒性,这种毒性进一步加剧了因渗透压而引起的有害作用。例如许多作物对高浓度的氯和钠敏感,高浓度氯和钠也影响葡萄对养分的摄取;在等渗透压下,各种离子毒性大小的顺序是Mg2+>Ca2+>Na+。
化肥本身就是一个无机盐,由盐离子构成,比如硫酸钾会分解成钾离子(K+)和硫酸根离子(SO42-),钾离子(K+)能够被作物吸收,但是硫酸根离子(SO42-)则残留在土壤中。同样地,氯化钾也存在该问题。最终,过多的离子残留到土壤后,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
二、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一)土壤盐渍化的危害表现
1.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当盐渍化过于严重时,作物如同被种在盐水里一样,出现死树现象。
2.盐离子之间会产生拮抗,影响树体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二)土壤盐害程度
1.初期的土壤。比如种菜一年左右,会出现绿油油的一层绿苔,也就是“青霜”。发青是土壤盐渍化最初的表现。
2. 中度土壤盐渍化时,地面湿度大的时候会看到一块块红色的胶状物,等到土壤干了之后,就会出现一片片类似红砖面儿一样的东西,即“红霜”。这个时候就会造成叶片萎蔫等负面影响,影响作物产量。
3.土壤盐渍化更严重时,地面在干燥的情况下会出现薄薄的一层“白霜”。此时盐渍化已特别严重,棚室内作物根系会特别少,后期植株连片萎蔫、生长受阻,出现严重早衰,根系的水分倒流,根系皮层会发红,茎出现萎蔫、腐烂。
(三)盐渍化对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影响
土壤中富含微生物,各种微生物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健康的土壤生物性状是比较好的,有害菌群和有益菌群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当在连续种植过程中,不断加入化学肥料,土壤盐渍化加重,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开始慢慢失调,即有害菌的数量越积累越多,有益菌的数量越来越少。随着土壤盐渍化加重,植物发生根部病害,产量和品质下降。
(四)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壤严重板结
土壤盐渍化会导致土壤变硬,根系难以下扎,无法正常生长。
1.第一步,根系坏死。作物根系在土壤当中需要呼吸、需要氧气,土壤板结会影响通透性,如果再加上浇大水,水会把土壤当中的氧气压出来,根系得不到呼吸,就会出现沤根,根系也开始坏死。
2.第二步,根系越来越浅。作物到生长中期的时候,根系坏死的速度会超过根系生长的速度,根系会出现早衰, 。(比如棚菜番茄、黄瓜的根系就只能往下扎10cm左右,而更多的是变成侧根,顺着地膜往两边生长。如果把根系挖出来,看着也挺长,实际上以侧根为主。)
3.第三步,影响作物吸收水肥能力。根系过浅就会影响作物的吸收水肥能力。当我们进行随水施肥的时候,不管是沟灌还是大水漫灌,如果地上部浇15cm的水,正常的土壤,水分能够渗透到50cm左右。(就是说一次浇水施肥,距离土壤50cm之内,既有水又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