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38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光系列葡萄品种在福州地区的引种表现 [2022/6/27 10:41:01] 来源: 作者:Admin

 

福州综合试验站

雷龑 刘鑫铭 陈婷 陈瑾 王建超

 

  福建葡萄种植面积约11 467 hm2,其中80%以上为欧美杂交种‘巨峰’葡萄,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长期以来深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丰富现有品种资源结构,2014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光系列葡萄品种,其中‘春光’、‘蜜光’、‘宝光’为巨峰与早黑宝的杂交后代,峰光为巨峰与玫瑰香的杂交后代,4个品种均为欧美杂交葡萄品种,于2013 12 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审定。2014年起引进种植于福州葡萄基地,现将其多年表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引种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2018年开展,园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党村,属亚热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短夏长,热量资源丰富;雨、旱季分明,水分资源充沛。当地年平均气温20.1℃,降雨量1359mm,日照1560h。试验园土壤为壤土,土壤肥力及排灌状况良好。

 

  园区采用标准镀锌钢架避雨设施栽培模式,棚架长60 m,跨度6 m,棚高3.4 m,肩高2 m,棚膜采用0.08 毫米白色透明聚乙烯无滴膜。20143月定植葡萄苗木,每棚架定植2行,行株距为3 m×2 m,每品种定植10株。采用水平棚架T字形整形,灌溉方式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015~2018年每个品种选择生长势相对一致、结果正常的植株作为调查对象,参照《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各品种的主要物候期(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果实转色期及成熟期)开展详细观察记载。每个品种随机调查5株树,统计萌芽数和果枝数,计算萌芽率和结果枝率。果实完全成熟后,每个品种随机选取20个果穗上的60个果粒,将果粒剥皮后榨汁,用过滤后的汁液测定相关品质指标:采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斐林试剂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6~8月果实发病盛期调查不同品种的病害发生情况。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性状

 

  春光葡萄嫩梢半开张,绒毛着色中等,花青素带状分布。新梢卷须间断,新梢节上、节间绒毛极疏,节间腹侧绿色、背侧绿带红条纹。幼叶绿色带有黄斑,花青素着色浅,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匍匐及直立绒毛均极疏。成龄叶近圆形,深绿色,5裂,上裂刻深,横截面平,上表面无绒毛,下表面匍匐绒毛密,叶柄洼U形。

 

  蜜光葡萄嫩梢半开张,绒毛着色极浅,梢尖匍匐及直立绒毛极疏。新梢卷须间断,节上、节间绒毛极疏,节间腹侧绿色、背侧绿带红条纹。幼叶绿色带有黄斑,花青素着色浅,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匍匐及直立绒毛极疏。成龄叶近圆形,深绿色,5裂,上裂刻浅,横截面平,上下表面绒毛极疏,叶柄洼U形。

 

  宝光葡萄嫩梢半开张,绒毛着色极浅,花青素带状分布,梢尖匍匐绒毛着色中等。新梢卷须间断,节上、节间绒毛极疏,节间腹侧红色、背侧红色。幼叶绿色带有黄斑,花青素着色浅,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匍匐绒毛中等。成龄叶近圆形,深绿色,5裂,上裂刻浅,横截面平,上下表面绒毛极疏,叶柄洼V形。

 

  峰光葡萄嫩梢半开张,绒毛着色极浅,花青素带状分布,梢尖匍匐绒毛密。新梢卷须间断,节上匍匐绒毛疏,节间腹侧绿色、背侧绿带红条纹。幼叶黄绿色,花青素着色极浅,表面无光泽,下表面匍匐绒毛中等。成龄叶近圆形,深绿色,5裂,上裂刻深,横截面平,上表面无绒毛,下表面匍匐绒毛密,叶柄洼V形。

 

  2.2  物候期

 

  从表1可以看出,光系列葡萄品种以‘蜜光’最为早熟,萌芽期3月中旬,始花期4月下旬,果实转色期6月上旬,7月中旬果实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约需115~118 d。其次为‘春光’,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约需119 d,两品种均为早熟品种。‘宝光’和‘峰光’为中早熟葡萄品种,生长周期约在128d左右。不同品种在福州地区的落叶时期基本都在12月下旬。

 

 

  2.3  果实性状

 

  春光葡萄果穗圆锥形,松散适度,平均穗重625.9g。果粒椭圆形,紫黑色,粒重8.92g。果粉较厚。果皮中等厚。果肉质地较脆,有草莓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20.2%,可滴定酸质量分数0.485%,固酸比41.65

 

  蜜光葡萄果穗较大,松散适度,圆锥形,平均穗重687.2g。果粒椭圆形,果皮颜色紫红,粒重9.00g。果粉中等厚。果皮中等厚。果肉质地硬脆,具玫瑰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21.3%,固酸比54.06

 

  宝光葡萄果穗较大,圆锥形,松散适度,平均穗重705.7g。果粒大,紫黑色,平均粒重10.18g。果粉较厚。果皮中等厚。果肉质地较脆,具草莓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20.0%,固酸比48.19

 

  峰光葡萄果穗圆锥形较松散,单穗重568.6g。果粒椭圆至长椭圆形,果粒大且均匀,平均粒重9.76g。果粉较厚。果皮中等厚。果肉质地较脆,具有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9.8%,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为0.402%,固酸比42.86

 

  在同样的栽培管理条件下,4个品种以‘宝光’的果穗和果粒最大,‘峰光’果穗最小,春光果粒最小。4个品种除‘蜜光’为玫瑰香味外,其它品种均为草莓香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蜜光’较高,超过21%,其它品种均在20.0%左右。果实固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蜜光’>‘宝光’>‘峰光’>‘春光’。4个品种均为有核品种,种子数多为1~3粒。

 

 

  2.4  生长结果习性

 

  由表3可见,光系列葡萄品种的萌芽率均超过80%,结果枝率大于70%,其中‘春光’的萌芽率和结果枝率最高,分别为88.31%77.69%;其次为‘宝光’,萌芽率和结果枝率分别为84.83%72.78%4个品种结果系数均在1.3以上,其中‘峰光’最高,结果系数为1.614个品种花序着生位置多在结果枝第34节,植株生长势中庸,结果早、丰产性极强,产量高,定植3年后亩产可稳定在1500kg以上,丰产稳产。

 

 

  2.5  抗病性

 

  光系列葡萄品种抗病性与其母本巨峰相似,对多种病害尤其霜霉病的抗性相对较强,在福建避雨设施栽培模式下,霜霉病几乎不发生。此外,‘春光’、‘宝光’对白腐病抗性相对较弱,‘峰光’对炭疽病抗性较弱,4个品种在高温干燥季节对白粉病抗性稍差,需重点加强果实成熟期白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等的防治工作。

 

 

  3  小结

 

  通过2014~2018年连续5年的跟踪观察认为,光系列葡萄品种中‘春光’葡萄为紫黑色,果粉较厚,果肉质地较脆,有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蜜光’葡萄果皮紫红色,果肉硬脆,有浓郁玫瑰香味,果实糖度高,含可溶性固形物21.3%2品种均为早熟葡萄品种,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115119d,在早春气温回升快的福建地区,由于早熟品种特性更容易实现鲜果早期上市,适度填补早熟市场空缺,满足更多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宝光’与‘峰光’为中熟品种,2品种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约需128 d,果粒较大,均在9g以上,果皮紫黑色,有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20%左右。光系列葡萄品种均为中庸树势,丰产稳产性能良好,定植3年后亩产可稳定在1500kg以上。4个品种抗病性均较强,适宜在福建省高温多湿气候条件下种植,生长期需注意防控葡萄白粉病和白腐病等病害。

 

  综合分析认为,光系列葡萄品种适宜在福建尤其设施及观光采摘园区引进栽培,丰富品种资源结构,既能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又具有生产管理较巨峰省工、产量稳定、果肉硬脆、着色好、无需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等突出优势,在福建乃至南方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同时光系列葡萄品种为我国自主培育的葡萄优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可有效打破国内鲜食葡萄对国外葡萄品种的过分依赖,为实现葡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