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91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酸腐病果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2022/3/21 11:29:46] 来源: 作者:Admin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

王忠跃 刘永强 方前东 孔繁芳

 

  葡萄酸腐病,是造成果穗腐烂的病害一种,在美国与灰霉病、炭疽病等果实成熟期造成果实腐烂的病害一起被称为穗腐病;酸腐病是一种既能影响果实产量又能影响酿酒品质的病害。该病是葡萄果实成熟期病害,导致果实腐烂、汁液流失,造成无病果粒的含糖量降低。鲜食葡萄受害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无病果粒,也不能食用,极大地降低产量和质量;酿酒葡萄受害后,汁液外流造成霉菌滋生,干物质含量升高,进而失去酿酒价值。

 

  酸腐病是一种由醋酸菌、酵母菌及果蝇联合作用造成的综合性病害,其中酵母菌是引起酸腐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酵母菌为醋蝇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醋蝇促进了酵母群落的形成,以酵母菌为食物,并传播酵母菌,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因此,明确酵母菌种类对有效防控葡萄酸腐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20210819日于湖南省小渡口镇采集夏黑样品。

 

  1.2 样品的分离培养

 

  首先将酸腐病果放入YEPD液体培养基,然后在摇床上振荡 1h,在超净工作台内吸取三角瓶内的振荡液并用生理盐水 10 倍梯度稀释到 10-3,在含有100 mg/L青霉素的YEPD培养基上涂布,最后在28 ℃恒温箱内培养35 d。然后随机挑取不同形态的菌落在含有100 mg/L青霉素的YEPD培养基平板上划线纯化培养35 d,然后随机挑选单菌落在光学显微镜下确认其纯度,并从形态学角度初步判断其是否具有酵母菌的细胞显微特征,对于阳性的菌体首先划线保存于YEPD固体斜面,备用。

 

  1.3 酵母菌的菌落形态观察

 

  将分离纯化的菌种在YEPD 平板上划线并在28℃下活化培养12 d,将活化的菌株接种于WL培养基,在培养箱中28℃培养5 d后观察记录菌落颜色和形态,同时对每种形态的酵母菌进行显微观察,按菌落不同形态特征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

 

  1.4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将分离纯化的菌种在YEPD 平板上划线并在28 ℃下活化培养12 d,挑取34个单菌落,然后利用OMEGAFungal DNA Kit200试剂盒按照说明提取DNA,选择引物NL-1/NL-4对病原菌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1%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将目的片段送至生物公司进行测序。

 

  2.结果分析

 

  2.1 酵母菌菌落形态特征

 

  28℃下,置于YEPD培养基上培养35 d, 从图1可知,6株供试菌株呈现出4种不同的菌落形态,其中A3A4A6菌落形态一致,可以推测3株菌可能属于同一个酵母菌种群;其余3株菌呈现不同的菌落形态,区别明显。

 

 

  2.2分 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将测得的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Blast同源搜索,与Gene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目前分离到的酵母菌要有4种,分别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Pichia fermentansCandida quercitrusaHanseniaspora uva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