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07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2022年全国葡萄病害趋势预测 [2022/3/21 11:22:47] 来源: 作者:Admin

果实病害防控岗位

 

  2021年主要对于之前调查数据较少的西北、华北及南方地区进行病害调查。新疆地区黑曲霉和酸腐病发生严重;华北地区有灰霉病、霜霉病发生;广东省、贵州省、上海市等南方地区主要是霜霉病及炭疽病,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50%以上,并发现有煤污病的发生;湖北省酸腐病、炭疽病发生严重。根据 2021年病害的发生情况和2022年气象预测数据对2022年葡萄病害的发生做出以下预测。

 

  一.病害预测

 

  1.炭疽病 2021年全国炭疽病发生较为严重,每个地区均有涉及,广东、贵州、上海等地发病重,其中广东部分地区发病率达到50%以上,发病率高。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次侵染孢子在19℃时即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上海地区在5月下旬能见到危害症状,以后病情逐渐加重,9月份如降雨多,在2次果上仍可发病。受日灼果粒常易感病。2022年要重点防范炭疽病,华北地区的京津冀、南方贵州、广东是炭疽病的高发地带,要在夏季高温多雨天气防止炭疽病的大面积爆发。

 

  2.白腐病 云贵川一带一直是是白腐病的高发地带,经调查发现华北地区和东南地区也有白腐病的流行,北方产区果实损失率15-20%,严重高达60%以上,甚至绝收,2021年在广东、安徽等地发现有白腐病流行,孢子萌发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92%以下时不能萌发。气温升高又遇雨后,病原靠雨滴溅散传播,对靠近土面的果穗及枝梢进行初侵染,主要从伤口及果实蜜腺侵。2022年南方地区在6月上旬、中旬需加强对白腐病的防治,东北地区在七月份需谨慎防范白腐病的发生。

 

  3.霜霉病 2021年夏季降雨增加,北方降雨增多,导致山东省及西北地区等地霜霉病发生较重,南方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50%以上,并发现有煤污病的发生。冷凉潮湿,多雨,多露、雾,利于发病。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发病重。水田改种的葡萄园,发病重。大量施用速效化肥,枝叶茂盛徒长,组织幼嫩,抗病力差,田间郁闭,小气候潮湿,利于发病。种植密度大,棚架过低,不重视夏季修剪,管理粗放,发病重。2022年降雨量偏多,各地要采取避雨措施,合理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加强防范霜霉病的发生。

 

  4.溃疡病 主要调查品种是阳光玫瑰,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溃疡病,由于大棚种植,病害能控制在一定区域,广州地区溃疡病发病率高达70%。南方降雨多,2022年要加强防范溃疡病发生。

 

  5.酸腐病 2021年在南方地区发病严重,新疆地区也有发生,7月中旬到9月下旬雨水增多,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易发病,2022年夏季需要防范酸腐病的发生。

 

  6.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不同产地高发季节有所差异,如河北、山东、河南一般在6月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高峰期。闷热阴雨天气多,气温29~35°C,白粉病扩展迅速,暴雨后虽然对白粉病不利,使病害受到抑制,但雨后高湿度适宜时,白粉病又会迅速扩展,生产上开花前降雨对该病初侵染十分重要,而后期降雨影响不大。白粉病在广东发病严重,发病率高达90%,其他地区暂时没有发现。

 

  二.预测依据

 

  预计20223-10月全局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降水比历年偏多,降水量在520- 600毫米。平均气温12.1-12.5°C, 比历年高0.0-0.3°C。稳定通过≥10°C活动积温2650-2850°C, 比历年高25.0-85.0°C。无霜期151-153天,初霜在925-102日左右。由于2022年秋季雨水大,冬季降雪大。初春季可能出现涝象,对春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夏季是降水集中期多伴有雷雨、大风、冰雹、低温冷害、洪涝及台风等恶劣天气出现。葡萄膨果期要避免伤口,葡萄病害易发生。

 

  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平均气温略高,比常年高0.5~1.0℃,终霜冻略早,由于去年秋季降水多,已形成秋涝,加上冬季降雪量大,土壤水分大,初春季有可能出现春涝现象。过多的降水使得已经结果、成熟的葡萄大面积爆裂,腐烂,要预防酸腐病的发生。

 

  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平均气温20.420.7℃,比历年高0.10.4℃。降水量340370毫米,比历年多1545毫米。夏季又是我局降水集中时段,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引发短时雷雨、大风、冰雹,使葡萄易产生伤口,各种病害易发生。

 

  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基本持平或略少。平均气温10.511.0℃,比历年高0.10.3℃。降水量90110毫米,比历年少101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