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品质调控岗位
潘明启 张雯 韩守安 王敏 钟海霞 张付春
葡萄成熟前后管理,即从果实开始变软、发亮或着色至采收后、修剪前期间的生产管理,对提升果实品质、保证果农收入及来年葡萄的产量、品质都有重要影响。
1、追施磷钾肥,提高葡萄含糖量及综合品质
在绿色葡萄开始变软、发亮,红色、黑色葡萄开始着色时,根据树体状况,随灌水亩追施8kg~10kg的硫酸钾或在早、晚阴凉时,叶片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次~2次,可以显著增加葡萄含糖量,促进葡萄枝蔓老化成熟,对提高葡萄品质及越冬性能有良好的作用。
2、适时控水,提高果实品质
葡萄成熟期对水分要求最低,此时浇水过多,会使葡萄果实糖度提高速度降低,果实肉质变软。适时控水,可以迅速提高葡萄含糖量,提高果实综合品质,并有促进葡萄枝蔓老化,提高葡萄越冬性能的作用。控水时期要根据天气状况及土壤质地等因素,一般以果实采摘前5天~15天为宜。
3、适当疏去老叶,促进果实着色
受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习惯影响,一般成熟期葡萄架面叶幕层较大,立架葡萄的内堂、棚架葡萄的下层常有一些叶片变黄的现象发生。这些叶片的光合效率很低,有时不但不能为树体提供养分供应,还要消耗养分。适当疏去这部分发黄的叶片,使架面达到光线可以少量通透的程度,可以增加架面通风透光性能,促进果实着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有降低降雨后葡萄果实裂果发生的效果。
4、针对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防控,确保食品安全
葡萄成熟前后也是一些病虫害大量发生的时期,在管理上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选择国家允许使用的药剂,保留足够的安全期合理使用药剂。在满足上述国家规定的情况下,按照使用要求,可选用金雷、烯酰吗啉和苯醚甲环唑防治霜霉病;可选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腐霉利、苯醚甲环唑等广谱性杀菌剂防治白粉病;混配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和杀螨剂防控斑叶蝉、蓟马、果蝇和叶螨等。对采收前发生的葡萄霜霉病、毛毡病等病虫害可采用人工摘除病叶及周边接触的叶片的方法,减少病虫害的传播。禁止采收前喷洒农药,确保食品安全。
5、适时采收销售,稳定收入
适时采收是获得高产优质果实的关键措施之一。采收过早,会影响当年产量和质量;采收过晚,会影响果实的储运性能,或与其他果园大量成熟的葡萄一起上市,影响价格,导致收入降低。葡萄成熟后要根据果园位置、销售方法,适时采摘销售,确保收入到手。城郊或需要自己销售的果园可在清晨采下当果粒表现出品种色泽、糖度、口感等固有特性时即可采收,果实装入纸箱、塑料筐等包装容器后直接运到市场销售;面积较大或外销果园要根据客商要求采摘装箱。采收应轻拿轻放,避免或减少果粉损伤,保留3cm~5cm果柄,剪去果穗中小粒及有伤病果粒,注意保持果粉完整,应根据品种穗重、粒重、糖度、色泽等指标进行分级。需注意降雨后不宜立即采收果实,采收的果实装箱处理前应注意避免在日光下曝晒。
6、采后及时补充肥料,恢复树体养分状态
果实的生长发育消耗了树体大量养分,果实采摘后应适当补充施肥,促进树体快速恢复,促进枝蔓老化成熟,提高树体越冬性能。同时,果实采收后到越冬前这段时期,也是树体营养由采收前的向果实输送而转向树体积累,根系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此时施肥不仅可以促进来年萌芽整齐、枝条生长健壮,对来年产量和品质形成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常可随灌水每亩施用5kg~6kg氮磷钾复合肥或叶片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2次~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