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16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倾斜龙干树形配合‘V’形/‘V+1’形叶幕 [2021/7/9 20:28:18] 来源: 作者:Admin

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养分管理岗位

王海波 刘凤之 王孝娣 史祥宾 冀晓昊 王小龙 张艺灿 王宝亮 刘畅

 

  一、栽培模式

 

  适用于日光温室中的冬/秋促早栽培模式。

 

  二、架式与行向

 

  适合倾斜式‘Y’形架,倾斜式‘Y’形架面由8号铁线和细尼龙线构成,用于固定新梢形成‘V’形叶幕;倾斜式‘Y’形架中心铁线安装由8号铁线制作的长10cm~15cm的挂钩,用于固定龙干(主蔓),具有龙干(主蔓)上下架容易、新梢绑缚标准省工的特点。行向以南北行向为宜。因为南北行向比东西行向受光均匀。东西行向定植行的北面全天受不到直射光照射,而南面则全天受到太阳直射光的照射,所以东西行向定植行的南面果穗成熟早、品质好,而北面果穗成熟晚,品质差,甚至有叶片黄化的现象。

 

  三、栽植密度

 

  株距1.0m~2.0m,行距2.0m~2.5m;单穴双株定植。

 

  四、树体骨架结构

 

  主干直立,高度0.2m~1.5m,根据日光温室空间确定;龙干(主蔓)北高南低,从基部到顶部由高到低顺行向倾斜延伸,减轻顶部枝芽顶端优势、增强基部枝芽顶端优势,使芽萌发整齐,便于操作;结果枝组在龙干(主蔓)上均匀分布,枝组间距因品种而异,可短梢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10cm~20cm,需中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30cm~40cm,需长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60cm~100cm

 

  五、叶幕结构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浆果类果树栽培与生理科研团队多年研究发现,在冬春季为主要生长季节的设施栽培模式中,直立叶幕、V形叶幕和水平叶幕三种叶幕形,从光能利用率、叶片质量、果实品质和果实成熟期等方面综合考虑,以V形叶幕效果最佳、水平叶幕次之、直立叶幕效果最差。

 

  1.‘V’形叶幕 新梢与龙干(主蔓)垂直,在龙干(主蔓)两侧倾斜绑缚呈V形叶幕,新梢间距15cm、长度120cm以上;新梢留量每亩3500条左右,每新梢20~30片叶片。

 

  2.‘V+1’形叶幕  每结果枝组留1条更新梢,更新梢数量与结果枝组数量相同,更新梢间距与结果枝组间距相同,更新梢直立绑缚呈‘1’字形。非更新梢暨结果梢与主蔓(龙干)垂直,在主蔓(龙干)两侧倾斜绑缚呈V形叶幕,新梢间距15cm、长度120cm以上,非更新梢留量每亩3500条左右,每新梢20~30片叶片。该叶幕形有效解决了设施内新梢花芽分化不良的晚熟品种(果实成熟期在6月中旬以后)果实发育与更新修剪的矛盾,实现连年丰产。

 

 

  六、整形过程

 

  1.第一年 定植当年萌芽后每株选留1个生长健壮的新梢做主干和主蔓,将新梢直立引缚到架面上,当长至能与相邻植株重叠长度时摘心,顶端1个副梢留5~6片叶反复摘心。主干上的副梢当长至3~4片叶时留1叶绝后摘心,主蔓(龙干)上的副梢留5~6片叶摘心以加快成形,主蔓副梢上萌发的副梢除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均留1叶绝后摘心。冬剪时,主蔓于两植株重叠处剪截,主蔓上的副梢留1个饱满芽短截,而对于主干上的副梢全部剪除。

 

  2.第二年 (1)果实采收期在610日之前的不耐弱光的葡萄品种如夏黑和矢富罗莎:栽培设施升温,植株萌芽后,将主干上萌发的新梢全部抹除,而主蔓上的新梢按照同侧间距15cm的标准绑缚呈V形叶幕,多余新梢抹除,所留新梢采取两次成梢技术(座果率低的欧美杂种,第一次于花前7天左右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第二次待新梢长至150cm左右时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或一次成梢技术(座果率高的欧亚种,待新梢长至150cm左右时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新梢上萌发副梢除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均留1叶绝后摘心。待果实采收后,进行更新修剪,将所有新梢留1饱满芽短截逼发冬芽副梢以实现连年丰产,对于萌发的冬芽副梢一般长至0.8m~1.0m时摘心,其上萌发的所有夏芽副梢除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均留1叶绝后摘心。冬剪时,对保留结果母枝根据品种成花特性进行短截,多余疏除。(2)果实采收期在610日之后的不耐弱光的葡萄品种如阳光玫瑰和红地球等:栽培设施升温,植株萌芽后,将主干上萌发的新梢全部抹除;主蔓上的非更新新梢按照同侧间距15cm的标准倾斜绑缚呈V形叶幕,每一植株主蔓基部位置留一健壮新梢直立绑缚呈“1”形叶幕,作为更新梢备用,以实现连年丰产;多余新梢抹除。非更新新梢采取两次成梢技术(座果率低的欧美杂种,第一次于花前7天左右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第二次待新梢长至150cm左右时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或一次成梢技术(座果率高的欧亚种,待新梢长至150cm左右时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直立绑缚呈“1”形叶幕的新梢留6~8片叶摘心,培养为更新预备梢。新梢上萌发副梢除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均留1叶绝后摘心。于510日前将培养的更新预备梢留4~6个饱满芽进行短截(短截时剪口芽已经成熟变褐的葡萄品种需对剪口芽用石灰氮或葡萄专用破眠剂-破眠剂1号或单氰胺涂抹以促进其萌发),逼迫顶端冬芽萌发新梢,培养为翌年的结果母枝;对于萌发的冬芽新梢一般长至能与相邻植株重叠长度时摘心,其上萌发的所有夏芽副梢除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均留1叶绝后摘心。其余倾斜绑缚呈V形叶幕的结果梢在浆果采收后从基部疏除。冬剪时,对保留结果母枝沿V型架第一道铁丝弯曲绑缚于相邻植株重叠处短截。(3)耐弱光的葡萄品种如华葡紫峰和红标无核等:栽培设施升温,植株萌芽后,将主干上萌发的新梢全部抹除,而主蔓上的新梢按照同侧间距15cm的标准绑缚呈V形叶幕,多余新梢抹除,所留新梢采取两次成梢技术(座果率低的欧美杂种,第一次于花前7天左右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第二次待新梢长至150cm左右时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或一次成梢技术(座果率高的欧亚种,待新梢长至150cm左右时在正常叶片大小1/3叶片处剪截),新梢上萌发副梢除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均留1叶绝后摘心。待果实采收后,对于新梢顶端再次萌发的补偿性生长新梢留3片叶及时剪截,此后顶端副梢留1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1叶绝后摘心。冬剪时,对保留结果母枝根据品种成花特性进行短截,多余疏除。以后每年重复第二年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