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29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24份葡萄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鉴定 [2021/6/15 21:19:51] 来源: 作者:Admin

旱区品种选育岗位

王勇 孙锋 李玉玲 苏来曼·艾则孜 伍国红 郭平峰 骆强伟

 

  葡萄(Vitis L. )是重要的果树树种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全球保存有大约1.4万份葡萄种质资源,应用于生产或作为特殊资源保存的约有0.8万份,而中国目前已收集保存的约有0.3万份。中国葡萄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不同地域间品种交流频繁,存在随意命名和名称标示不清的现象,导致严重的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同时,葡萄容易种间杂交,产生一些中间型或过渡型杂种,可能被随意引种,给分类鉴定带来困难,影响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新品种的推广和知识产权维护。本研究以24份自育或当地主栽品种()为试材,利用TP-M13-SSR技术,开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而研究品种()的亲缘关系,为这些品种资源的利用、新品种的登记注册、推广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92020年在新疆鄯善县完成。试材为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的已稳定结果的‘红地球’、‘巨峰’、‘无核白’、‘里扎马特’、‘无核白鸡心’、‘新郁’、‘新葡1号’、‘紫霞’、‘新雅’、‘火州紫玉’、‘火州红玉’、‘火州黑玉’、‘戈壁新秀’、‘绿洲宝石’、‘火州翠玉’、SP522SP122SP137SP8028SP10140SP6164SP4614SP275SP428724份葡萄种质资源植株,具体情况见表1

 

 

 

  1.2 引物

 

  本研究所使用的SSR引物有16对,其F序列的5’端具有FAM荧光标记修饰,该引物与王勇等(2020)19个葡萄品种()指纹图谱构建所使用的引物一致。

 

  1.3 方法

   

  试验材料基因组DNA提取参照改良的CTAB(王勇等,2018)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参照王勇等的方法(王勇等,2020)PCR产物的检测委托北京擎科生物技术公司通过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CE)完成精准测定。

 

  1.4 结果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计算扩增条带个数、多态性条带个数、等位基因个数、基因型个数、等位基因频率,依据所得的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公式:

 

 

 

  Pij是第i个标记位点的第j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汇总16对引物检测到位点,将条带的出现是否进行二元数据处理,有带转化为1,无带转化为0,形成矩阵,利用NTSYSpc2.10s软件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进行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16SSR标记对24份葡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16对引物在24份葡萄种质资源上共扩增出82条基因条带,平均为5.13/对,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1条,平均为5.06/对。扩增的片段大小在109~252bp范围之间(2)。扩增出132个位点基因型,其中杂合型100个,平均6.25/对,纯合型32个,平均2/对,杂合型约占75.76%VVMD7扩增的杂合型最多为90%VrZAG29SCU15vvVVMD6扩增的纯合型最多为50%。多态性信息指数(PIC)0.36~0.92之间,平均为0.75;其中引物VrZAG67PIC 值最高为0.92VrZAG29的最低为0.36,且除VrZAG29外,均为高度多态性引物。这表明24份葡萄种质资源的杂合性均较高,研究中SSR引物在24份葡萄种质资源能够扩增出较高特异性条带,具有较高的信息量,反映出基因型多样性水平。

 

 

  2.2 24个葡萄品种()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

 

  24份葡萄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相似度在0.53~0.93之间,相似度最远的品种为‘巨峰’,最近的品种为‘火州黑玉’与SP275(1)。相似系数在0.65附近可将供试材料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巨峰’,第二类为SP4614,第三类为SP522、‘里扎马特’、SP10140SP8028。其余品种()为第四类。第四类在0.73附近可分为三个亚类。第一个亚类为‘火州紫玉’、‘无核白’、‘无核白鸡心’,第二个亚类为‘新葡1号’、‘红地球’、SP122SP891SP115、‘火州黑玉’、SP275、‘火州红玉’、SP137SP6164,第三个亚类为‘新郁’、‘新雅’、‘紫霞’、‘戈壁新秀’、SP4287

 

  在供试材料中,SP275为‘火州黑玉’与‘早玫瑰’的杂交F1代,与母本‘火州黑玉’的相似系数为0.93,‘新葡1号’为‘红地球’实生选种,两者的相似系数在0.89附近,表现了母系遗传的特点。‘新郁’、‘新雅’、‘紫霞’均为‘新葡1号’与‘里扎马特’的杂交F1代,3个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91附近,‘火州黑玉’与‘火州红玉’为‘红地球’与‘火焰无核’的杂交F1代,其相似系数在0.85附近,SP122SP137为新葡1号与SP8028的交F1代,其相似系数在0.77附近,可见即使遗传关系一致,品种之间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充分体现了葡萄为杂合体的特性。

 

 

  3 结论

 

  本研究鉴定结果认为SP275与其母本‘火州黑玉’、‘新葡1号’与其亲本‘红地球’、同源品种‘新郁’、‘新雅’、‘紫霞’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而同源品系SP122SP137的相对较远,这体现了遗传的稳定性与变异性及葡萄杂合性的特点。本研究所选试材多数为自育品种(),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验证了试材的遗传背景与遗传关系,为新品种的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并验证了SSR标记在葡萄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中的意义。但本研究仅在自育品种(系)和部分当地主栽品种上开展了鉴定,今后可继续对更多特异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与挖掘,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