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养分管理岗位
刘凤之 王海波 史祥宾 王孝娣 冀晓昊 王小龙 王波波
土壤耕作在果园日常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常用的有清耕法、生草法、覆盖法、免耕法和休闲轮作法等。土壤耕作主要是通过对土壤的生态环境、根际营养以及杂草竞争的影响,为果树生长发育和栽培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其对水分、温度和养分等的需求。目前,我国果园土壤耕作的农艺措施仍以清耕为主,有利于提高果园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分解和吸收。清耕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是长期清耕容易导致果园土壤地力减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一系列土壤退化问题。
果园生草,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减轻土壤酸/盐碱化、提高地力,而且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明显改善果实品质,使葡萄稳产丰产。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灌溉次数;改善果园小气候;便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减轻劳动强度;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果品高产、优质。我国果园实施生草面积远低于欧美和日本,其中清耕的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90%以上。果园生草制推广较慢,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适时适地提出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和管理策略。传统上葡萄园均为行间生草,多项研究表明,行间生草能够促进葡萄根系向深层土壤发展,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可提高葡萄园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可提升葡萄与葡萄酒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从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叶面积;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
养分管理岗位经过多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葡萄园行内种植黑麦草,具有显著增加葡萄根系长度、表面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土壤酸化、提高根系中矿质元素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钙、镁、铁、锰、锌、铜、硼和钼元素含量。通过在云南元谋的示范,结果表明,行内种植黑麦草一年,土壤pH由5.0升高6.0,土壤条件明显改善。因此,建议将葡萄园行内种植黑麦草作为土壤改良和培肥的重要措施进行推广。建议埋土防寒区行内种植黑麦草,行间自然生草;非埋土防寒区全园种植黑麦草。葡萄园行内生黑麦草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葡萄园土壤管理方法。
葡萄园行内生黑麦草技术一方面提高肥料利用率并提高地力水平,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另一方面可改善果实品质使葡萄丰产稳产。因此,该技术可有效提高葡萄生产的经济效益。
具体操作:树盘管理:树盘采取人工生草制度,以秋季播种黑麦草最佳。行间管理:埋土防寒区行间采取自然生草制度;非埋土防寒区行间采取人工生草制度,人工种草草种多用豆科或禾本科等矮秆、适应性强的草种如毛叶苕子、三叶草、鸭茅草、黑麦草、百脉根、鼠茅草和苜蓿等。一般情况下待草长至30-40cm时利用果园碎草机留5-10cm茬粉碎,如气候过于干旱于草高20cm左右留5cm茬粉碎,如降雨过多则待草高50cm左右时留5-10cm茬粉碎。为保证草生长良好,每2年保证草结籽1次。
适宜区域:年降雨量>600mm或有灌溉条件的葡萄园。
注意事项:冬季注意防范火灾,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