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932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裂果原因分析及相关预防技术措施 [2020/11/23 11:37:58] 来源: 作者:Admin

成都综合试验站

刘晓 陈建

 

  葡萄裂果是一个生产上经常遇到的问题,每年都会给四川、重庆等南方地区葡萄生产带来不小的损失。裂果主要发生在果实转色期前后,这段时间也是南方多地高温多雨、气候变化相对较为剧烈的时期。裂果部位主要位于果梗附近,果实侧面,以及花萼着生部,形成的伤口有的呈环裂状,有的呈纵裂状,还有的呈星状开裂,裂口形状主要与品种相关,但也与发生时期、形成诱因等相关。根据我们这些年田间调查情况,并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我们认为裂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原因。鲜食葡萄目前在四川、重庆等地大面积栽培或进行商业化种植的有30余个,其中有一些品种十分容易裂果,比如早熟的无核早红、矢富罗莎、红旗特早玫瑰,中熟的如巨峰、香妃、红巴拉多、美人指,晚熟的如魏可、里扎马特。以上品种大多适宜于气候干旱、降雨相对较少的地区种植,随着避雨栽培模式在我国南方大范围推广应用,它们也被引进到南方各地避雨棚内种植,但是如果管理不善,雨季根部浸水太多,一般都会出现大量裂果现象。

 

  2、施肥原因。氮肥施用偏重,树势较旺的植株容易发生裂果。避雨栽培的巨峰近年来在四川各地发展迅速,其中无核化处理种植方式产量高,成熟早,栽培效益好,因此非常受本地农户欢迎,但是,这种种植模式要求树势要偏旺一点,这样果粒相对较大,产量也较高,但是,这样栽培的巨峰葡萄园裂果也较重,特别是转色期开始后遇到暴雨天气,裂果就极易发生,并成为最主要的减产因素。据日本方面研究资料,巨峰系葡萄转色期果穗附近叶柄中氮浓度与果穗裂果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当氮浓度超过300ppm时,裂果的果穗约15%,氮浓度超过800ppm时,裂果果穗约为60%。除了氮素之外,裂果发生与钙、硼缺失和不足有关,幼果期钙、硼不足,产量太高,后面果皮就会发育不良,成熟期筛管营养输导系统也容易崩溃,果实水分进出也会出现很大问题。

 

  3、水分管理。田间水分管理不当,是葡萄裂果发生最常见的原因。葡萄裂果一般都发生在雨季,特备是连续暴雨过后又排水不畅的园区,这段时间经常出现在6月中旬前后,这也正是四川重庆地区巨峰系无核化栽培果转色成熟期间。田间土壤持水量的剧烈变化,特别是高温、多湿环境下叶片蒸腾受阻,输入果实的水量明显增多,果皮与果肉膨压增大,白天高温环境下进一步加大膨压,因此果皮及果肉极易出现开裂现象。除此之外,土壤长期干旱之后田间猛灌大水,也容易导致果实大量开裂,4年之前在西昌有一个业主的巨玫瑰种植园,就是在久旱之后灌大水,导致接近采收期的巨玫瑰几乎全部开裂,裂果率接近100%

 

  4、果穗松紧度。葡萄疏花疏果是否恰当与果实裂果程度密切相关。前不久在西昌克瑞森葡萄产区,我们注意到幼果期留果量大、不舍得疏果的葡萄园裂果率明显较高,前期不舍得疏果,到了转色期果粒膨大后相互挤压,没有生长空间,就会变得遗患无穷,疏完烂果以后,回过头来看,烂果又已经开始了,伴随着的还有裂果之后迅速感染灰霉病的情况,因此疏果-打药-疏果-打药循环往复,无休无止,让种植户痛苦难耐,后悔不已。成都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无核化处理巨峰葡萄往往在保果后果穗更为紧密,因此裂果率也比自然坐果的巨峰葡萄高,后者穗型松散,裂果率明显较低。

 

  5、果粉不足。果粉着生程度与果皮强度密切相关,果粉越多,果皮强度越大,裂果发生率越低;此外,果粉有抑制果皮从外部潮湿空气中吸水、阻止果粒快速膨大导致裂果发生的作用。果粉形成的多少,与花前第一次使用激素(用做无核化处理、拉长花穗等)和花后第二次使用激素(用做膨大果粒)的时间有关。一般认为,花前与花后两次激素使用,会使得果粒表面积快速增长数倍甚至数十倍,如果盛花期前后植株营养供应不足,就容易使得果粉增长不能匹配果粒表面积的扩大,果粉就会不足。果粉主要成分是糖与脂肪酸,它们主要靠叶片光合产物积累形成,因此盛花期前后植株营养状态决定了果粉的多少。为了充分满足果粉的形成和与果粒表面积的匹配,需要尽量推迟第一次无核化处理药剂的使用时间,这样可以保证有尽量多的功能叶片形成和发挥作用;盛花期后则要尽量提早第二次膨大剂使用时间,这样可以尽早调动更多营养物质输往果粒满足果皮表面果粉的形成。

 

  6、通风不良。葡萄园通风不良,排湿不畅,是导致果实容易裂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葡萄园通风状态的好坏,与葡萄园架型树形有密切关系,通风良好的葡萄园一般都是平棚架、飞鸟架等架型,树形则是“一字形”、“H形”、“王字形”等大树树形,叶幕与挂果层距离地面高,地面与土壤通风状况好,整个园区排湿快,空气湿度相对较低,这样的园区果穗悬垂于地面,果叶相互分离,果穗排湿降温良好。据日本相关资料,树势偏旺的葡萄园内风速达到0.9~1.0m/s时,果粒裂果发生率约为1.8%,而当风速只有0.1~0.2 m/s时,果粒裂果发生率约为7.0%,因此选择适宜的架型树形,确保园区通风良好十分关键,这是降低葡萄裂果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裂果形成原因,我们提出以下预防技术措施:(1)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建园,这样可以保证雨季土壤不会积水,土壤水分供应相对均衡;(2)针对容易裂果的品种采取沟内铺膜的措施,这样可以保证雨季植株根系不会大量吸收行间沟内的雨水;(3)采取喷滴灌灌水方式,严禁大水漫灌,确保葡萄整个生长发育期土壤水分均衡供应,不出现剧烈变化的情况;(4)盛花期前后施好施足钙肥、硼肥等,同时严格控制产量,确保果实营养充足,果皮、果粉发育良好;果实转色后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避免生理性裂果发生;(5)做好疏花疏果,确保果穗相对松散,每个果粒都有足够的膨大空间;(6)做好幼果期白粉病的规范化防控,避免果粒表皮感病,导致成熟期裂果;(7)采用平棚架、飞鸟架等栽培模式,改善整个园区通风排湿和降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