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综合试验站
吴江团队
据统计,自2008年起,我国鲜食葡萄的面积和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浙江鲜食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南方各省前列,生产面积达到2.8万hm2,产量为65万t,产值为30多亿元。选育推广新品种对我国鲜食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其草莓香气浓郁品质好深受欢迎,至今在我国不少地方种植,但其缺点果粒不易上色或着色不匀,树势偏旺自然座果不稳,无核处理后疏果工作量大。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葡‘天工玉液’葡萄在浙江地区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萄团队用早甜×红富士杂交,经过十多年努力,选育出了适合浙江省高温高湿环境设施栽培的葡萄新品种(系)‘天工玉液’。通过多地多年调查研究‘天工玉液’葡萄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等,摸索总结其栽培技术,为浙江及同类生态地区葡农了解和种植该品种提供帮助。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气温适中,高温高湿弱光气候。试验分别在浙江湖州市南浔、金华市义乌、宁波市余姚、嘉兴市海宁四地进行。
1.2 试验品种
‘天工玉液’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1.3.1 供试品种物候期和生长结果
习性的调查
参照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调查物候期和生长结果习性。
萌芽率/%=(萌芽芽眼数/芽眼总数)×100
结果枝率/%=(结果枝总数/新稍总数)×100
1.3.2 供试品种生物学特性和果实性状的调查
果实经济性状测量参照《中国葡萄志》。至成熟期时调查着生于中庸枝上果穗10穗,计量平均穗长、平均穗宽、平均穗重,从10个果穗的中部随机取10个果粒,共100个有代表性的果粒,计量平均粒重和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
1.3.3 供试品种病害抗性调查
应用目测法调查,观察其发病程度。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物候期
‘天工玉液’欧美种,中熟,生长势中等。花芽分化好,萌芽率89.9-94.0%,结果枝率高,且坐果优良。一般设施栽培3月上中旬萌芽,4月下旬至5月初开花,6月下旬转熟,7月底至8月初浆果成熟。从萌芽到浆果成熟需130-135d。见表1。
2.2 生长结果习性表现
‘ 天工玉液’ 花芽易形成, 萌芽率92.10%, 结果枝率88.86%,坐果性能好,平均结果枝数1.38个,没有大小年现象。2016~2017年间区试点余姚、义乌、南浔、杨渡平均株产分别5.25kg、5.4kg、4.85kg、5.25kg,四地二年平均5.19kg,折合亩产量分别1393.45kg、1450.85kg、1298.50kg、1410.20kg,四地二年平均1388.24 kg,见表2,可见‘天工玉液’是一个稳产的葡萄品种。
2.3 果实经济性状表现
见表3,2016-2017四地二年试验结果表明‘天工玉液’,果穗圆锥形,无歧肩,无副穗,果穗紧密度中,全穗果实成熟一致,果梗与果粒分离难,平均穗长为16.10cm,平均穗宽为9.47cm。果粒倒卵形,果皮粉红色,果粒整齐,果粉薄,最大粒质量12.0g,果粒纵径2.82cm,果粒横径2.45cm,果粒横切面性状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7%,果梗长1.02cm,果刷长0.68cm。种子充分发育,种子粒数1-2粒,种子外表无横沟,种脐明显,种子百粒重12.0g,种子长度8.2mm,种子宽度5.4mm,果皮厚,果皮韧,果皮无涩味,果汁颜色无或极浅,风味甜,果肉颜色无或极浅,果肉汁液多,草莓香味浓,果肉质地软,果肉硬度极软,易剥皮。平均穗重447.53g,属中等果穗;平均单粒重10.55g,果粒大;四地二年栽培中,只有余姚2017年有轻微的裂果外,其余均没有裂果,说明‘天工玉液’几乎无裂果现象。这可以更好的阻止微生物入侵,防止病虫害。
2.4 抗病性表现
在浙江夏季高温多湿,易使葡萄旺长,病害发生严重。‘天工玉液’主要发生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霜霉病、白粉病及细菌病害等,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霜霉病的危害较轻,发生及危害严重的主要是炭疽病和细菌病害,虫害主要是叶蝉。田间抗病性调查表明‘天工玉液’抗灰霉病,抗白腐病能力较强。
3 栽培技术
3.1 栽培管理要点
(1)栽培设施与架式
搭建避雨设施,采用V型架、飞鸟型架式、平棚架。但着色较好管理省工的为飞鸟型架式。台风多发地区适宜三膜促早栽培。
(2)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时结果母枝中长梢修剪为主,结合2-3芽短梢修剪。
(3)生长期枝蔓管理
萌芽后新梢长至10cm时,抹去双芽、三生芽、弱芽。当花序明显时,疏去过密枝,并按18-20cm间距均匀绑缚。开花前7天第一次全园进行统一摘心,面积大的用甲哌嗡喷梢尖抑制营养生长,使养分集中于花穗,开花前控水控氮,叶面喷磷酸二氢钾加硼酸,把树势调节到中庸状态,确保正常座果。一般花穗以上留5-6叶摘心,留一个顶副梢生长,其余侧副梢全部抹除,当顶副梢长出5张叶片时,留4张叶反复摘心, 其余侧副梢全部去除,及时摘除卷须。硬核期全园放梢,果实进入转熟期,对全园新梢进行一次全面摘心,把档果穗光照的老叶摘除。座果后及时定穗。
(4)果穗管理
花前3天至始花整花序,留穗尖10cm。花后25天套袋,采前15天拆袋。
(5)肥水管理
9 月底至11 月上旬开沟施基肥,亩用禽栏肥1500~2000千克或豆粉有机生物肥150kg加过磷酸钙50千克,硼砂1公斤;生理落果结束后施追肥,亩用三元复合肥10千克加有机冲施肥3千克,10天后再施1次;硬核期亩施硫酸钾15千克加有机冲施肥10千克(分二次施入);果实开始软化期亩施磷酸二氢钾5千克;采果后亩施尿素5千克。采果肥于采果后于雨天畦面施高氮复合肥10公斤,若树势强健可不施采果肥,若开花后树势特别强健,可酌情施膨大肥。扣棚后灌水一次,齐芽时灌水一次,开花前灌小水一次;座果后到着色期一直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施肥后及时灌水。
(6)病虫害防治
葡萄芽绒球期,地面、葡萄架和芽喷铲除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清园剂,杀死越冬虫卵。8~10叶期,重点防治穗轴褐枯病、防灰霉病及细菌性病害,用卉友或扑海因加春雷霉素。谢花后,重点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白粉病、葡萄透翅蛾和葡萄虎天牛。
喷施佳乐或凯泽或健攻+氰戊菊酯乳剂。坐果后套袋前重点防治白腐病,兼防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用阿米西达或凯润+高效氯氰菊酯 或(健达+抑霉唑+阿立卡)处理果穗。套袋后用铜制剂防治叶部病害。转色期开始糖醋诱杀吸果夜蛾等虫害。糖、醋、白酒、水比例6:3:1:10,加少量敌百虫。用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安装防鸟网。采果后后至落叶前(9月上、中旬),重点防治天蛾、叶蝉、霜霉病等。用波尔多液,歼灭杀虫。
4 讨论与结论
全球葡萄品种繁多,综合性状比较全面的品种需具备这些良好的品质,如花芽分化好、生长适应性强,生长势中、抗病能力较强,果穗中等紧凑、外观优美果粒较大,有色品种上色均匀、艳丽,无裂果,有香味,口感好,较丰产且耐贮运等。全国各地存在气候、土壤条件等不同,葡萄品种适应性不同。浙江地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环境条件下,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台风、涝、旱等灾害性天气出现。因此‘天工玉液’ 在围垦海涂地宁波余姚、红黄壤稻田地金华义乌、平原水网稻田地湖州南浔、嘉兴海宁等具有浙江代表性土壤条件进行多年区试,试验结果表明,‘天工玉液’在等地种植稳产优质;自然坐果好,省工;果穗圆锥形、 果穗紧密度适中且成熟一致、果粒大且整齐、果肉质地软、汁液多、风味甜且香,品质佳。克服了‘红富士’葡萄坐果不稳,果粒不易上色或上色不匀的问题,因成熟期较早,三膜促早右避开台风影响。 但贮运性与‘红富士’相似,适宜休闲采摘设施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