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摘 要:NAC 转录因子对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维多利亚为试材,参考Wang等与本课题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数据,筛选了11个NAC转录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发掘与果实成熟相关的转录因子。结果表明,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NAC17、NAC21/22、NAC29、NAC72、NAC100的表达量变化较大,推测可能与果实发育成熟密切相关。
关键词:葡萄;NAC转录因子;发育成熟
NAC转录因子是近10年来新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植物特异转录因子,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该家族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其N端含大约150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组成的NAC结构域。2004年,Ernst等通过实验证明NAC结构域是一种新的转录因子折叠结构,其不含经典的螺旋-转角-螺旋结构,而是由几个螺旋环绕一个反向平行的β -折叠而成。
目前,在拟南芥、水稻、葡萄、白杨、大豆和烟草等植物材料中分别鉴定了 117、151、79、163、152和152NAC转录因子新成员。NAC转录因子在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激素信号途径的转导、机体的凋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拟南芥、番茄等模式作物上有关 NAC 转录因子调控果实成熟的研究较多,拟南芥中与果实成熟相关的 NAC 基因已有报道,乙烯合成前体 ACC 可以诱导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下游转录因子基因AtNAC2。在拟南芥中发现的 NAP转录因子(NAC-Like,受 AP3/PI激活)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叶片衰老、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NAP 转录因子不仅与叶片衰老有关,也与果实衰老紧密相关。
L i u 等在奉节脐橙(Citrussinensis Osbeck)晚熟突变体中发现了 1 个 NAC 基因 citNAC, 其在成熟柑橘的果皮和果肉中表达较高,而在果实发育的其他阶段表达量相对较低,该基因的表达模式预示它可能与果实的成熟和组织的衰老密切相关。转录因子 Aa/AcNAC1/2/3/4 在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及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成熟期果实中表达均高于采收期;AaNAC2/3/4 可以直接结合萜类合酶基因 AaTPS1 的启动子,AcNAC2/3/4 不能结合 AcTPS1 的启动子,其结果导致这两种猕猴桃果实的风味品质具有明显的差异。对柿果实的研究表明,DkNAC1、DkNAC3、DkNAC5 及 DkNAC6的表达量与果实脱涩程度显著相关。研究发现,枇杷果实的木质化进程需要 EjNAC1 调控 EjPAL1 和Ej4CL1 的表达才能实现。
近年的研究表明,NAC 转录因子对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维多利亚为试材,参考Wang等与本课题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数据,筛选了11个NAC转录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发掘与果实成熟相关的转录因子,对果实成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揭示 果实成熟发育调控及其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试验于2019年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葡萄示范园进行。选取5年生维多利亚为试材,南北行向,高干T型架,株行距,行间自然生草,选择树势中庸的植株,植株 2019年5月上旬开花,每结果枝留1穗果,人工进行疏花疏果,保证穗型一致,田间肥水与病虫害防治按照葡萄园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本试验于分7个时期采果,分别为5月28日(T1)、6月10日(T2)、6月17日(T3)、6月24日(T4)、7月7日(T5)、7月15日(T6)、7月22日(T7),取样方式为采集3穗果实,均匀从每穗的上中下剪取果粒,选取一部分样品测定单果质量,然后选取50-70粒果实存放于自封袋内,做好标记,立刻液氮速冻,在超低温冰箱(-80℃)保存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单果重、糖、酸物质测定
随机选取20粒果实,利用电子天平称重并求得单果重量。
1.2.2 样品处理及其糖酸提取
随机选取20粒果实,利用粉碎机打成匀浆,并用纱布过滤,抽取5mL果汁8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备用。
糖提取:有机酸提取参考王海波等的方法略有改动, 吸取1ml上清液,水稀释10倍后,经 0.45μm Sep-Pak水系微孔滤膜过滤,待测。利用色谱柱为ZORBAXCarbohydrate(4.6×250mm, 5 μ m ) , 流动相为乙腈— 水(85:15)溶液,柱温30℃,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器为示差检测器。
酸提取:有机酸的提取参考王海波等的方法略有改动,抽取1ml上清液,流动相稀释10倍后,经0.45μm Sep-Pak水系微孔滤膜过滤,待测。利用安捷伦色谱柱为Agilent SB—AQ(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0mMK2HPO4(5:95)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柱温25℃,流速为0.5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器为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AgilentV W D G 1 3 1 4 B ) , 检测波长210nm,3次重复。
试验所用葡萄糖、果糖、蔗糖、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均购于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TCI)。
1.2.3 果实总RNA的提取与cDNA合成
使用植物总RNA提取纯化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取不同时期果实的总RNA。用1.0%凝胶电泳检测RNA质量。使用Revert Aid First StrandcDNA Synthesis Kit试剂盒(Thermoscientific公司)将提取的RNA反转录成cDNA。
1.2.4 NAC转录因子表达分析
参考Wang等与本课题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数据,筛选了11个NAC转录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参考NCBI(https://blast.ncbi.nlm.nih.gov)基因序列,采用在线设计工具Primer-BLAST设计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表)。
以维多利亚不同时期的cDNA为模板,使用SYBR Premix Ex Taq Ⅱ试剂(TaKaRa公司)进行PCR扩增。qPCR 体系为:cDNA模板3.5μL,上下游引物各0.4μL,Mix10μL,ddH2O 5.7μL。qPCR程序为:95℃预变性2min;95℃变性15s,60℃延伸1min,共循环40次,在65℃-95℃进行溶解曲线分析。以actin 的表达水平为内参,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按BIO-RAD CFX荧光定量仪使用说明进行分析。以维多利亚第一时期作为对照,即表达量为1,数据使用Origin 9.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糖酸含量分析
在维多利亚果实坐果到成熟的过程中,单果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从5月28日(T1)到7月7日(T5)增长速度较快,7月7日(T5)以后缓慢增长,并趋于稳定。可溶性固形物逐渐升高,直到成熟。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检测到的糖组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升高。发育期间果实内葡萄糖的含量均高于果糖,成熟期葡萄糖占总糖的63.37%,属高葡萄糖型。另外,发育期间并未检测到蔗糖。
2.2 NAC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
为明确NAC转录因子与果实发育成熟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维多利亚果实花后7个时期的NAC转录因子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C2、NAC53、NAC54、NAC55、NAC68、NAC83的表达量变化较小(最大值小于2.5);NAC17、NAC21/22、NAC29、NAC72、NAC100的表达量变化较大,推测可能与果实发育成熟密切相关。同时,这5个NAC转录因子在果实发育成熟阶段出现不同的变化。NAC17、NAC21/22、NAC29、NAC72在发育中区出现高峰,随后表达量逐渐降低。尤其在6月17日(T3)左右,NAC17、NAC21/22、NAC29 的表达均出现高峰,NAC21/22的表达量最高,为52.92;然而,NAC100表达量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逐渐呈升高趋势,在成熟果实中表达量最高。
综上所述, 推测NAC17、NAC21/22、NAC29、NAC72、NAC100可能与果实发育成熟密切相关。但5个转录因子出现了2种不同的表达模式,可能是基因的作用机制不同所致。
3 结论
NAC转录因子对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明确NAC转录因子与果实发育成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维多利亚为试材,参考Wang等与本课题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数据,筛选了11个NAC转录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发掘与果实成熟相关的转录因子。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NAC17、NAC21/22、NAC29、NAC72、NAC100的表达量变化较大,推测 可能与果实发育成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