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37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蚯蚓粪对摩尔多瓦扦插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研究 [2019/10/20 14:24:53] 来源: 作者:Admin

天津综合试验站

黄建全 李博 郭艳芳 王艳捷 王莅 张鹤 李凯

 

 

  摘要:本试验选取一年生摩尔多瓦葡萄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施用不同比例蚯蚓粪基质对一年生摩尔多瓦葡萄生长、根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蚯蚓粪:草炭:园土=2:3:1对盆栽摩尔多瓦植株的生长、根系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摩尔多瓦葡萄;蚯蚓粪;生长指标;根系;土壤


  前言:


  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的木质藤本植物,是世界上第二大栽培水果(陈杰总2005;严大义1997)。基于2000年至2015年《世界葡萄品种分布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为第二大种植国,其面积为83万公顷。


  葡萄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在药用方面也有较高价值(王晨2009)。葡萄也可作为观赏植物,果园、休闲农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葡萄的观赏价值,也刺激了新品种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葡萄产品的多样性(陈树俊2008)。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环境问题。我国作为葡萄主要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广阔,品种丰富,同时也对果实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有机肥在促进植物吸收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基质生物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有机肥料种类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问题。如施肥后,棚室内植物发生氨害;施用未腐熟粪肥,出现“生粪咬苗”现象。相比之下,蚯蚓粪这种生态有机肥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综合肥力优势。摩尔多瓦属于欧美杂交种, 亲本为古扎丽卡拉(GuzaliKala)×SV12375(范妍2018)。嫩梢、幼叶均为绿色,叶面和叶背均具密绒毛。属于中晚熟品种,生长势强,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较强。该品种适合鲜食、酿酒、盆栽,也可作砧木,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葡萄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实验地点选择在天津市农科院设施所武清区葡萄示范园内进行。位于天津市西北部,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6℃,7月平均气温为26.1℃,极端高温为38.2℃,极端低温为-14.7℃。年平均降水量为606mm,无霜期212天,平均日照总时数2705h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选择长势一致、植株健壮的一年生摩尔多瓦葡萄扦插苗,种植的营养钵选择26×21cm供试肥料蚯蚓粪选择天津市嘉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牛粪为食物进行饲养的蚯蚓,所得到的蚯蚓粪。


  1.3 仪器与用具


  卷尺、游标卡尺、分析天平、环刀、LA-S200根系扫描仪、叶绿素仪、烘干器、叶面积仪、Ph仪、电导率仪、分光光度计。


  1.4 试验设计




  选择摩尔多瓦一年生葡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于2019410日种植,并放置在天津市农科院设施所武清区葡萄示范园的冷棚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不同蚯蚓粪、土壤比例设置7个处理,如表1所示,每个试验小区挑选长势一致、植株健壮的一年生葡萄扦插苗5株,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21个小区。


  1.5 不同基质配比处理的理化性质


  各处理进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农业行业标准 2002):PH值采用pH酸度计测量;电导率采用电导仪法测定;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硝态氮采用氯化钙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速效磷NaHCO3浸提-钼蓝比色法测定;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氮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


  1.6 不同基质处理的测定指标


  根据试验设计的不同基质处理,于摩尔多瓦扦插苗定植一周后(即2019417日)开始跟踪植株的株高,观察每个处理的生长速度,使用卷尺每周进行测量,并使用土壤温湿度仪测定、记录土壤的温湿度。于定植60天后(即201968日)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第五节间长度。在每个处理中挑选长势相对一致的植株3棵,每棵选取上、中、下三个叶片,使用叶绿素仪测定SPAD值。并擦拭干净,使用叶面积仪测量叶面积。去除枝叶并仔细剥离根系周边土壤,蒸馏水冲洗三次,用卫生纸擦拭干净。使用根系扫描仪扫描出根长、根表面积、阴影面积、体积、根尖数等。


  1.7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10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蚯蚓粪对摩尔多瓦扦插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分析






  根据不同配比处理种植摩尔多瓦扦插苗,在种植的第7天挑选长势一致的植株开始跟踪记录每个处理的株高,并每周进行测量。从表2 可知, 不同配比处理的基质对摩尔多瓦扦插苗株高生长的影响明显, 在定植后6 0 天内,不同配比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T3处理效果显著。定植后一周,T3基质处理株高生长最快, 比对照CK基质处理高出0.72cm,是CK处理的120.5%P<0.05);两周后,T3处理比CK处理高1.90cm,是CK处理的146.9%P<0.05);三周后,T3处理比CK处理高2.04cm,是CK处理的141.4%P<0.05);四周后,T3处理比CK处理高2.30cm,是CK处理的134.8%P<0.05);五周后,T3处理比CK处理高2.46cmCK处理的132.1%P<0.05);六周后, T 3 处理比CK处理高2.93cm, 是CK处理的132.5%P<0.05);七周后,T3处理比CK处理高3.24cm,是CK处理的130.5%P<0.05);八周后,T3处理比CK处理高2.66cm,是CK处理的116.1%P<0.05)。经过两个月的测定,摩尔多瓦株高的生长情况为T3>T4>T6>T5>T2>T1>CK,可知,在该试验设计的7个处理中,T3基质处理是影响摩尔多瓦株高生长的最佳处理。




  从图1可知,定植时摩尔多瓦植株茎粗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4可知,在植株定植60天后,T3基质处理茎粗的生长优于其他处理,T3T4基质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T2T5T6基质处理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T1CK基质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T3处理是T1处理的113.1%P<0.05);T3基质处理与CK基质处理相差最大,是对照处理CK121.5%P<0.05)。方差分析显示,在摩尔多瓦生长期内,不同配方基质处理对植株茎粗生长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定植60天后测量第五节节间长度,方差分析显示,T4T3T5T1T2T6CK基质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4表现优异,是对照基质处理CK 153.6%P<0.05)。


  2.2 蚯蚓粪对摩尔多瓦扦插苗叶面积的影响分析


  由图3可知,T3T4T5T6的叶面积相对于其他处理表现较优。在不同蚯蚓粪添加配比中,随着蚯蚓粪的增加叶面积呈现先升高, 在T3处理达到最大287.99cm2,再下降的趋势。T3T4T5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2.3 蚯蚓粪对摩尔多瓦扦插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分析


  由图4可知,T3T4T6基质处理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现较好的T3处理叶绿素含量达到79.07mg/g,比CK基质处理高出15.67mg/gT1T2T5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2.4 蚯蚓粪对摩尔多瓦扦插苗根系指标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摩尔多瓦植株根系的扫描,由表5可知,增加蚯蚓粪基质处理均增加了根长、根表面积、根阴影面积、根体积与根尖数。




  T3处理对根长有显著提高,是对照处理的136.4%P<0.05),其他基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T3基质处理的根表面积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是CK处理的146.0%P<0.05),而其他处理与CK处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提高范围在2.4%-19.5%;不同基质处理间在根阴影面积、根体积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处理表现最佳,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32.8%139.6%P<0.05);不同基质处理对根尖数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最大根尖数为T3处理,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3.2%


  3 结论与讨论


  摩尔多瓦扦插苗定植于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中,通过测定分析株高、节间长度、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扫描分析根长、根表面积、根阴影面积、根体积与根尖数,发现在6个基质处理均比对照有明显的提高,其中T3处理(蚯蚓粪:草炭:园土=2:3:1)表现最好,除节间长度低于T4处理,在其他指标中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处理。


  栽培基质作为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手段,随着无土栽培技术引入我国后,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王鹏程 2018)。在基质栽培过程中,适合植株生长的基质是生长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适合果树、蔬菜、花卉的盆栽基质各有不同,使用草炭、珍珠岩、蛭石等常见基质加入一定比例的新型基质材料,如农作物秸秆、农林副产物、工业废弃物等(罗爱玲2017)。随着栽培基质的深入研究,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会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