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岳综合试验站
摘 要:该研究以贝达、5BB、SO4、101-14、110R、188-08、1103P、3309、140R、Valliant、山河2号11个葡萄砧木品种为试材,评价其在辽宁省熊岳地区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贝达的长势与抗寒性最强;110R、101-14的抗寒性较好,未防寒处理春季萌芽率高;Valliant、山河2号生长较好,但抗寒性较弱,防寒情况下春季萌芽率较高;5BB抗寒性最差。
关键词:葡萄;砧木;适应性;抗寒性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与消费国。辽宁省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居全国第四,其中鲜食葡萄的面积与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受冬季低温气候条件的限制,抗寒性状成为辽宁省葡萄栽培中砧木选择的重要指标。引入砧木品种在辽宁省熊岳地区进行区试,明确其在本地区的生长情况、抗寒性、适应性等,为北方地区砧木新品种选育与评价提供科学支撑,对辽宁省等北方地区砧木品种更新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砧木评价与改良岗位专家提供的11个砧木品种为试材,即‘贝达’、5BB、SO4、101-14、110R、188-08、1103P、3309、140R、‘Valliant’、‘山河2号’。2017年4月27日对砧木插条进行催根处理,生根后定植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熊岳葡萄试验站核心试验区,每品种栽植6株,株行距1m×4m;每株留二三个分枝,自然生长,常规田间管理。10月16日枝条充分成熟后调查砧木生长情况,包括茎粗、成熟及未成熟枝条长度与节数;11月15日进行冬季防寒处理,每品种中3株正常防寒,3株自然越冬;2018年4月20日,防寒处理出土,统一上架管理;5月9日进行春季萌芽情况调查。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6、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砧木生长情况

供试砧木品种定植成活率均为100%。由表1看出,‘贝达’基部5cm茎粗度最大,为8.65mm;当年生枝条成熟度最长,为211.50cm;成熟节数最多,为26.50个。其次‘Valliant’、‘山河2号’、110R砧木,基部茎粗度较大且成熟情况较好,基部茎粗度依次为8.47、8.10、8.40mm,枝条成熟长度分别为146.33、196.50、186.67cm,枝条成熟节数依次为2 2 . 6 7 、22.00、18.33节;101-14、188-08、1103P、140R成熟度相对较差。经相关性分析,基部茎粗度与枝条成熟长度、枝条成熟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植株长势与枝条成熟度不完全相关。110R、山河2号整体长势较旺且成熟较好,140R整体长势旺而成熟度较差。
2.2 砧木越冬情况
供试砧木品种越冬后,春季萌芽情况差异较大,详见表2。贝达在防寒、未防寒处理的砧木中均表现最好,春季萌芽数、萌芽率均最高,防寒处理中分别为21.67个、75.58%,未防寒处理分别为15个、33.33%。其次,在未防寒处理中,110R、101-14的春季萌芽率较高,依次为22.92、18.18%,其抗寒能力较强;101 -14、110R、3309、山河2号基部萌孽力较强。在防寒处理中,101-14、Valliant、110R、山河2号萌芽率较高,依次为61.76、58.25、52.00、50.00%;140R、3309、188-08砧木的基部萌孽力较强。在防寒、未防寒处理中,砧木5BB地上部萌芽率均为0,其抗寒性较差。
3 结论
辽宁省是我国鲜食葡萄的重要产区,但是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长期连作等因素影响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与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葡萄砧木的研究与应用,对提高葡萄的抗寒性与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动葡萄产业发展方面前景广阔。
本研究发现, 在熊岳地区Valliant、山河2号的生长情况表现较优,防寒情况下春季萌芽好,但抗寒性相对较弱,而其基部萌孽力较强。砧木品种5BB的抗寒性表现最差。试验调查发现,在熊岳地区贝达葡萄的长势与抗寒性均优于其它供试砧木,其次110R、101-14的抗寒性表现较好,春季萌芽率较高。同时,本研究发现11种砧木品种中,110R仅次于贝达在熊岳地区生长势、成熟度、抗寒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在本地区砧木品种更新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在辽宁地区由于贝达砧木的长期使用,导致连作障碍、根瘤病等问题频发,而110R、101-14对熊岳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但由于砧木随嫁接葡萄品种的不同,其嫁接亲和性及对葡萄品质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筛选适合熊岳地区不同葡萄栽培品种嫁接的砧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