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朱淑芳 陆丽娟 刘茂 仇鹏辉 孙其宝
摘 要:总结了合肥地区葡萄新品系“3E-11-1”避雨栽培2年的表现,并提出该品种在‘改良H形’避雨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栽培方式、水肥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控及花果管理等。
关键词:葡萄新品系;3E-11-1;改良H形;避雨栽培
安徽省南北差异大,气候条件复杂,夏季高温多雨,随着避雨设施栽培的应用,葡萄面积发展迅速,极大提高了葡萄品质;目前,安徽省晚熟葡萄品种基本为阳光玫瑰,其次为白罗莎里奥、魏可、美人指、摩尔多瓦等作为观光品种定植,品种结构比较单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趋向多元化,对成熟期、口感、色泽等多样化特性更加青睐,特别是休闲观光果园,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葡萄新品系“3E-11-1”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晚熟葡萄,其果实为蓝黑色,外形漂亮,口感脆,风味佳。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试验园。研究地区位于江淮之间。该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配合较为协调。气候温暖湿润,有明显的过渡性;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梅雨季节明显;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在南方葡萄栽培区划上属北亚热带梅雨区。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40kw•m-2,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35h,日照百分率平均48.1%;年平均气温14.8~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7~28.7℃,极端最高温达41.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7~2.7℃,极端最低温达-23.8℃。全年≥10℃的积温在4700~5100℃之间,全年≥0℃的积温在5400~5800℃之间。无霜期227d以上。年均降水982.6mm,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2%,其中, 7 月降水最多, 平均为173.9mm。
2 葡萄新品系“3E-11-1”引种表现
(1)物候期
在合肥地区, 葡萄新品系“3E-11-1”于3月中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中旬果实开始软化着色,8月底至9月初果实成熟,新梢在8月上旬开始熟化,连续2年的物候期见图1和表1。
(2)生长结果习性
葡萄新品系“3E-11-1”为欧亚种,生长结果习性比较稳定,具有早产、稳产的特性(图2),短梢修剪情况下花芽分化良好,结果枝率较高;健壮枝条上平均着花2~3穗,花芽节位为2~4节,节位较低;花穗较大,松散,自然坐果下,大小粒较明显。该品系枝条熟化较晚,通过早摘心和增加通风透光等措施促进枝条熟化,有利于花芽分化。为保障其正常的结果习性,该品种采用长梢修剪方法。
(3)果实经济性状
葡萄新品系“3E-11-1”在避雨栽培模式下,表现为果穗中等大小,平均493~581g,穗形整齐,平均单粒重7.80~9.80g,果粒为鸡心形,果皮颜色为蓝黑色,果肉质地脆,酸甜可口,口味较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以上,主要果实经济性状见表2。该品系在自然坐果下,大小粒较明显,为保证品质,宜进行疏花疏果处理。
(4)抗性及适应性
在南方多雨地区,该品系宜采用避雨栽培措施,其抗性及适应性较强。在避雨栽培条件下,主要包括绿盲蝽、红蜘蛛、葡萄二星叶蝉等叶部害虫;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灰霉病。不同年份表现不同,但主要防控对象为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该品系易感白粉病,果实膨大期应加大白粉病的防控力度。此外,抗高温能力较弱,要注意园区的通风,并及时补充水分。
3 栽培技术要点
(1)栽植方式及注意事项
该品系采用‘改良H形’栽培模式,行距以5.5~6.0m为宜,初始株距2.0m,逐年间伐后株距以4.0~8.0m为宜。‘改良H型’整形要点如下,定植苗发芽后,选留1个新梢,立竹竿垂直牵引,待新梢高度在1.8m时,摘心培养双臂,1.8m以下的所有副梢留一片叶摘心,有利于植株增粗。双臂生长至1.5~1.6m时分别摘心,摘心后各培养2条结果主蔓,结果主蔓的位置距离地面1.2~1.5m。传统的‘H形’为水平棚架叶幕,而‘改良H形’为“V”字型叶幕,架面低后更利于操作。
定植后第一年,冬季修剪要结合刻芽保证萌芽整齐,无空膛。定植后第二年进入结果期(图3)该品系枝条熟化较晚,通过早摘心和增加通风透光等措施促进枝条熟化,有利于花芽分化。为保障其正常的结果习性,该品种采用长梢修剪方法。
(2)水肥管理
采用滴灌供水系统,对于非连栋避雨,行间排水沟内铺设塑料薄膜,保证雨水不渗入棚内,使土壤含水量可控,减少裂果发生。通常,从萌芽到果实膨大期结束,要保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特别是生长季初期和果实膨大期的需水量大,供水深度应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40~60cm),果实膨大期忌土壤干湿变化剧烈。从果实转色期开始,适当减少滴灌量和次数,保持土壤含水量为60%左右为宜,以加快转色和品质形成,同时可防止裂果。
为保证树体当年成形和翌年的有效产量,定植后肥水供应充足有利于培养健壮植株。进入盛果期,萌芽后结合滴灌每666.7m2施入复合肥5~10kg左右;花前、花后可叶面增施施0.2%~0.3%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料等;果实采收后每666.7m2 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00~2000kg。
(3)土壤管理
定植当年施足基肥,起垄栽培定植后第一年覆盖地膜,于当年8月份或翌年改为覆盖园艺地布,减缓土壤湿度剧烈变化。果实采收后挖深沟施入有机肥。连栋避雨棚行间可生草;非连栋避雨棚行间挖排水沟,利于雨水排除。
(4)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为减少病害的发生,园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合理负载,培养健康树体。避雨栽培条件下,主要防治目标是白粉病和灰霉病,同时注意绿盲蝽、叶蝉等虫害。主要病害防治措施:①结合冬季修剪清园,刮除老树翘皮,病枝、病叶、病果等病残体和杂草集中处理,全园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②灰霉病防治: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是防治灰霉病的重要时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花后至封穗前,再喷施一次。③白粉病防治:葡萄幼果期,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30%醚菌酯悬浮剂1600倍液。
(5)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技术主要为花序、果穗整形和套袋。花序整形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花序展开之后,根据负载量状况,及时疏除过多和弱小的花序,每个新梢建议只留1穗果。第二次在花序分离至开花前对花序进行修整,掐除歧肩穗,摘除上部2~3个副穗。果穗整理在生理落果后进行,清除果穗上的病、残、畸形果,使果实数量减少,以增加果粒重量,同时减少大小果。套袋前,先喷一次杀菌剂,如“40%氟硅唑”、“40%嘧霉胺”等广谱性杀菌剂,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待药液干后即可进行套袋。葡萄袋一般采用葡萄避雨专用袋,葡萄纸袋的长度为35~38cm,宽25~28cm。套袋后,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尽量不要碰到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