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综合试验站
胡禧熙 鲁会玲 肖丽珍 覃杨 杨瑞华
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同时也是我国典型的盐碱区域,盐渍化土地面积高达288.12万公顷,其中包括10%的耕地,70%的草原和20%的难以利用的盐碱斑地,占东北地区盐渍土壤总面积的39.13%。随着大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设施农业在大庆地区蓬勃发展,设施葡萄生产也逐步成为黑龙江省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地区。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盐碱土壤对葡萄树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与危害逐步显现,并已成为制约大庆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盐碱危害主要表现为
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果实发育不良,品质降低,甚至植株死亡。为解决大庆地区葡萄盐碱危害,自2014年起,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在大庆龙凤区、大同区多地开展了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抗盐碱试验,并取得初步效果。2018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试验基地,又开展了冷棚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抗盐碱试验,系统地进行了夏黑品种全限根、半限根、不限根多种模式的栽培试验,并获得阶段性数据,现总结如下:
1 试验地点及土壤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设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红旗泡科研试验基地。该基地位于东经1 2 5 ° 1 3 ′ 3 1 ″ ; 北纬46°40′1″,坐落于嫩江平原中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高温多雨水,秋季凉爽且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多年平均气温3.3℃,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2017年底对试验基地表层(0-20cm)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平均土壤pH值为8.09,土壤为碱性土壤,土壤肥力情况见下表。
2 试验品种与苗木准备
试验品种为“夏黑”品种,苗木选择贝达砧木绿枝嫁接苗,且为根系发达,芽眼饱满的一级苗木。定植前,于3月下旬在温室内进行营养袋育苗1-2个月,待长到5叶一心时,选择长势健壮且均匀一致的苗木进行定植。
3 定植沟标准及处理方案
定植沟标准: 沟宽80cm 、深50cm。处理方案:挖土时心土与表土分别放置,统一采取(由下往上)按心土10cm+玉米秸秆10cm+牛粪10cm+表土20cm回填,将土层混拌均匀后灌水沉实后备用。共设6个处理:1、全限根模式:沟四周铺塑料布+沟底铺无纺布;2、全限根模式:沟四周铺控根器+沟底铺无纺布;3、全限根模式:无纺布;4、半限根模式:沟四周铺塑料布,沟底空;5、半限根模式:沟四周铺限根器、沟底空;6、不限根(ck)。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共18个小区,每小区定植5株。限根处理方案见图1。
4 定植当年管理
苗木定植后,每垄铺设微喷管1条,喷眼朝上,并统一铺设宽100cm的黑色无纺布,可起到除草、防止水四处飞溅的作用。定植当年每株树选留1 个壮梢,使其直立生长并作为主蔓,待新梢长到1.5m左右时摘心定梢,若长势较慢,摘心时间控制在7月30日之前。
5 初步结果
(1)经过一年试验,由图1的葡萄长势可以看出,因限根容器内的土壤肥力基本一致,盐碱危害症状并未出现,葡萄长势良好,修剪高度均可达1.5m左右,预计来年均可进入结果期。
(2)通过对2017年试验区表土土壤及定植一年后(2018年10月20日)葡萄根际土壤(0-20cm)进行取样,对相关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后发现,定植后的土壤相较2017年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3)从表中可以看出,相较2017年原始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等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有机质含量全限根模式(底下铺无纺布)均高于同处理的半限根栽培模式(底空)。
6 讨论
采用全限根、半限根栽培模式将葡萄定植在客土土壤的根域中,虽然很大程度上保证葡萄树的生长和结果不受盐碱地的影响,但定植一年后,各处理的土壤pH值均有所升高,意味着土壤的碱性加重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灌溉用水的问题。通过对基地不同井水的pH值进行取样测定后发现,水的pH值均在8以上,且不同地块的地下水的pH值与土壤的盐碱化程度成正比。为此,初步认为灌溉用水,已成为根域限制抗盐碱栽培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下一阶段工作中,除重点研究限根栽培对树体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的同时,将对如何调控肥水开展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