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9477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植物提取物对葡萄灰霉菌抑制效果的测定 [2019/4/19 15:35:23] 来源: 作者:Admin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

孔繁芳 王忠跃

 

  葡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不仅是葡萄生产田中常见病害,更是产后贮藏过程中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害在南方地区和北方保护地区生产中发病尤为严重。当开花期遇上持续阴雨,有些感病品种的花序病发率高达70%以上,对产量形成毁灭性影响;近成熟期感病,不但是转色期至成熟期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而且会造成储运期的果实腐烂。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灰霉病,但随着杀菌剂的长时间和大剂量使用,灰霉菌已经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比如啶酰菌胺、多菌灵、腐霉利、咯菌腈、异菌脲和嘧霉胺,甚至产生多药抗性,且因抗性造成的防治效果下降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已经相当普遍,引起了严重的葡萄产后损失,探索新的防控技术已是生产上防治葡萄灰霉病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葡萄灰霉菌的抑制作用,为寻找代替化学农药防控病害的措施和抗药性治理的方法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供试药用植物

 

  白芷、虎耳草、荆芥、鹿衔草、细辛、紫苏、龙葵、铁苋菜,均购自安徽亳州药材市场。

 

  (2)供试菌种

 

  葡萄灰霉病菌由本实验室采集病样分离所得

 

  1.2 试验方法

 

  (1)醇提物带药培养基的制备

 

  称取适量的提取物,用少量DMSO 将其溶解,然后用无菌水将15种醇提物分别配制成50mg/mL10mg/mL2mg/mL三个质量浓度梯度的溶液。无菌水做为空白对照,浓度5μg/mL的多菌灵作为阳性对照(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加溶解样品等量DMSO)。在超净工作台中,将配制好的3个质量浓度的药液分别与PDA培养基按照1:9的比例混合制成薄厚均匀的带药培养基,使含药培养基的浓度为5mg/mL1mg/mL0.2mg/mL三个质量浓度梯度,倒入直径为90 mm的培养皿,放置待其凝固。

 

  (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具体步骤如下:将葡萄灰霉菌用PDA培养基活化后,用灭菌打孔器(Ф=5 mm)在培养皿边缘菌丝生长旺盛处均匀打孔,制得菌饼。然后用接种针将直径为5 mm的菌饼接到带药培养基上,有菌丝的一面向下与培养基贴合,每个培养皿中央接一个菌饼,在温度为22℃,湿度为73%的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 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菌落直径,计算相对抑制率,比较抑菌效果。实验设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加药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图1、图2可知,在实验选取的浓度范围内,不同药用植物的醇提物对灰霉病菌的抑菌能力普遍随浓度的升高而上升。浓度为5 mg/mL时,细辛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高达97.13%,白芷抑菌效果次之,抑菌率达84.26%。铁苋菜抑菌效果最差,抑制率仅有15.74%。龙葵、紫苏和铁苋菜在浓度分别为0.625mg/mL0.3125mg/mL时均出现较小的促进作用,促进率在15%以下。阳性对照多菌灵浓度为5μg/mL时,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仅有5.25%,抑菌效果远远低于细辛、荆芥和白芷的醇提提取物。

 

 

  8种药用植物醇提物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见表2。细辛、白芷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活性高,EC50分别为0.92mg/mL1.67mg/mL;荆芥、龙葵对葡萄灰霉病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EC50分别为3.58mg/mL9.69mg/mL;紫苏、铁苋菜、鹿衔草、虎耳草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差,EC50均大于10 mg/mL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8种药用植物醇提物中,细辛的醇提物抑菌效果最好,对葡萄灰霉病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均在95%以上,其次是白芷醇提物,对灰霉病菌抑菌率在80%以上,这两种药用植物的抑菌效果值得进行下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