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体病害防控岗位
李兴红 燕继晔
采取定点监测和系统普查的方法对2018年全国葡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葡萄病害发生为中度偏重;霜霉病、灰霉病及炭疽病在北方地区发生普遍严重;霜霉病在福建、广西、吉林、河北和山西等地危害果实较重,个别葡萄园的赤霞珠、毛葡萄和山葡萄等品种霜霉病危害果实引起的病穗率在30-60%,甚至有绝收的极端现象。炭疽病和灰霉病在胶东半岛和山西危害果实较重,造成的损失在10%以上。叶部的霜霉病和白粉病虽有发生,南方地区通过避雨,北方地区依靠药剂防治得到有效控制,今年全国范围内白粉病是偏轻的年份。褐斑病局部地区有发生。枝干病害在北方地区有加重趋势。热害引起的果实日灼及激素使用不合理引起的果实生理性病害发生普遍。
1 霜霉病的发生特点
今年霜霉病危害果实是一个重度发生的年份。全国多地发生普遍,福建、山西、河北、山东、吉林和广西等地均有发生,如山西乡宁县一葡萄种植户的葡萄园6月初,果穗霜霉病即发生严重,受害果穗在60%以上;同样山西运城一酒庄的赤霞珠品种果实霜霉病导致几乎绝产;河北一些果园的赤霞珠、雷司令品种、广西毛葡萄等一些未得到及时用药的葡萄园,果实霜霉病病穗率在60%左右;吉林山葡萄有些葡萄园果实霜霉病的病穗率在30%左右。葡萄霜霉病菌侵染果实主要在幼果期,表现症状为初期时果实及穗轴变褐逐渐黑褐色,果实及果梗干缩,严重的整个果穗干缩,也有的造成掉粒;后期果梗上腐生大量的腐生菌,田间容易与日灼相混淆,可以根据病部是否有白色霜霉状物的病征来诊断。另外根据发病部位及发病条件,出现症状前是否有高温及强日照的极端天气,受害部位的观察等因素综合分析;另霜霉病有扩展传染特性。果实霜霉病的发生可能主要与幼果期雨水的多少有关,山西乡宁县5 -6月降雨天数20天,降雨量为83.9mm,果实霜霉病的发生与上一年的冬季气候是否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生产上多数果园叶部的葡萄霜霉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果实霜霉病的防治经常失败。今年在山西戎子酒庄和尧京酒庄幼果期采用了覆盖式防治,所用的药剂是吡唑醚菌酯,果实霜霉病得到有效控制。在广西相邻两块葡萄地,采用幼果期喷施药剂防治的葡萄园果实霜霉病几乎未发生,另一块地未及时用药的病穗率在60%以上。
2 灰霉病的发生特点
今年灰霉病发生为中度发生。京津冀和山西地区都是一个多雨且雨水偏早的年份。7月初在山西临汾地区的葡萄园,雷司令和霞多丽等葡萄品种灰霉病已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个别发病重的地块在10%左右;赤霞珠零星发病,灰霉病从田间发生的情况看今年偏早,而且病害发生多是一棵树上的果穗全部发生,说明有可能树体带菌。再者打药质量也有影响,后期病害未发展,只是果粒间蔓延。9月19日调查,美乐、赤霞珠、马瑟兰及贵人香等品种灰霉病的发病率在5%以下(花期进行了药剂防治); 未防治的地块雷司令(感病品种)病穗率达22%,病果率在3%左右。
3 其他果实病害的发生特点
炭疽病发生偏重,在一些地区一些感病品种危害可造成10-15%的损失,7月份在胶东半岛酿酒葡萄果实病害以炭疽病为主,中粮酒庄20余个病穗样品,经室内镜检和分离鉴定,70%为炭疽病,30%为白腐病和溃疡病;拉菲酒庄10个病穗样品均为炭疽病,其中一个样品为白腐病和炭疽病混合发生;炭疽病的症状表现整穗干缩,有些品种如马瑟兰炭疽病既危害果梗也危害果穗;小芒森延后收获炭疽病是该品种的主要果实病害。酸腐病继灰霉病和炭疽病后续感染严重,一些易裂口的品种成熟期曲霉引起的腐烂较重。
4 13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和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1)9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试验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灰霉病药效试验选择历年发病严重的地块迦南16号地,葡萄品种为雷司令,在始花期、盛花期和花后10天分别对果穗喷施50%嘧菌环胺WG、400g/L嘧霉胺SC杀菌剂42.4% 健达 SC等几种化学和生物药剂,发病期(8月下旬)调查,调查时记录每个小区的果穗数、病穗数和病粒数,计算防治效果。经统计分析比较各供试杀菌剂的防效。结果见表1,从表1中看出,对灰霉病防治效果最好的是42.4% 健达 SC,防效达85.9%,其次是咯菌腈和田梦金+咯菌腈,防效分别是75.3%和76.4%。嘧菌环胺和哈茨木霉对灰霉病的防效上要显著低于42.4% 健达 SC的防效,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不存在显著差异,防效在50%-60%。
(2)4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试验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试验地选择历年发病严重的昌平香味葡萄园,鲜食葡萄品种为泽香,供试药剂为100g/L 氰霜唑 悬浮剂、500g/L 氟啶胺 悬浮剂、和10% 氟噻唑吡乙铜可分散油悬浮剂687.5g/L氟菌•霜霉威 悬浮剂;在发病初期进行茎叶喷雾,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施药3次,三次药后7天调查,按照农业部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调查,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经统计分析比较各供试杀菌剂的防效。结果见表2,从表2中看出,施用杀菌剂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氟噻唑吡乙铜,防效达90.41%,显著高于氰霜唑、氟啶胺和氟菌•霜霉威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后三种药剂之间防效不存在显著差异,防效在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