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综合试验站
王富霞 容新民
1 种植模式
(1)葡萄沟行向
南北向;正南正北向开沟(允许正南偏西≤5度的偏差),行距2-3米,株距1.0米;
(2)架式
采用单蔓低“ 厂” 架式,“V”形叶幕型种植模式;地膜覆盖保苗促萌;葡萄单蔓先倾斜(45度)后水平(沿地表70cm )生长,一年生枝呈“V”字形向东西两边伸长,果穗部位在距地表100-120cm处,南北向一线分布。
(3)水泥柱
水泥柱沿葡萄沟南北向中心线位置栽植,栽植深度60cm,间距5.0米。
(4)木头横杆
分别在水泥柱距地表70cm和150cm处绑横杆,木头横杆规格:下部横杆长30cm, 直径10cm,上部横杆长70cm,直径10cm。
(5)钢丝
葡萄沟每行需拉4 道细钢丝(钢丝规格:粗度1.6mm),分别距地表70cm木头横杆两端各拉1道,距地表1.5m处木头横担两端各拉1道,共四道。
2 夏季修剪
(1)抹芽、除萌蘖
主蔓距地面70cm以下不留芽,70cm以上水平枝蔓根据萌发芽的优劣进行选择,主要抹去无用的芽,如双芽、三芽等选留一个芽和主蔓基部萌生的萌蘖全部抹除。留健壮芽、着生位置好的芽。第一次在4月初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抹芽后15天左右进行,主要抹去第一次多留的芽、后萌发的芽和位置不当的芽。
(2)定枝
一般在新梢花穗出现并能分辨出花穗大小时进行。定枝的数量,距地面70cm以下不留芽,70cm以上枝蔓水平主蔓,每5-10cm左右选留一个新梢,尽量使选留的新梢呈鱼刺状分布。一般一个结果母枝只保留一个新梢,如相邻结果新梢有缺位时,可保留两个或多个新梢。
(3)新梢绑缚
新稍引缚是对葡萄新稍进行固定和定位。从新梢生长至30-50cm、不易被碰断的时候开始绑缚新梢,每个新梢都用麻绳进行牵引,与主蔓成90度角绑缚在1.5m处拉设的钢丝绳上,同样要求均匀分布、留出加粗空间。
(4)摘心
主稍摘心:葡萄始花期为摘心最佳时期。摘心位置一般在结果部位以上6-8片叶为宜。
副梢摘心:果穗以下的副梢全部抹去,果穗以上部分留2片叶摘心,并抹除副芽。
3 花果管理
(1)定穗
在花序7-10cm长时或副穗分支角度为20-40°进行定穗。生长健壮的结果枝条预留1-2个花序,中庸枝条留1个花序,过弱枝条不留花序,树体延长枝不留花序。在开花前从果穗1/3-1/4处去除穗尖,促进分枝发育,果粒发育一致,整齐。
(2)疏果
在生理落果期结束开始疏果,10天内疏完。从果穗1/3-1/4处去除穗尖,去除歧肩穗,对留下的小穗在中间部分间隔去除2-3个(尽量使其互相之间成120度角),对于最上面的两个较大的小穗,提起后剪去腋下果粒。疏果完成后,每穗果控制在500-800g左右。
4 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
在全生育期要灌好萌芽水、花前水、果实膨大水、越冬水等关键水,在着色期要注意控水,做到各生育期适时灌水。
萌芽水:萌芽水是葡萄的头水,为防止枝蔓风干要及时灌水,灌水量控制在40方/亩左右。花前水:根据土壤墒情适当灌水,灌水量控制在20方/亩。
果实膨大水:在生理落果到果实着色前的时间内,果实迅速膨大,新梢旺盛生长,一般每隔15天灌水1次,灌水量20方/亩。
采收期控水:果实成熟采收前15天停水,对枝蔓成熟、提高果实品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越冬水:11月初灌水,有利于秋施基肥沉实和越冬防寒,灌水量控制在60方/亩左右。
(2)施肥
重视和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基肥的施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50~60%,有机肥一要腐熟;二要深施,深度在40cm以上;三是每年轮换施肥位置,冬灌前施入基肥,亩施尿素5kg、三料10kg、硫酸钾10kg,腐熟农家肥2方/亩。商品肥主要采用随水施肥,一水一肥,并配和喷施叶面肥。在萌芽水、花前水和冬灌水时加施尿素,树体生长期主要以P、K肥为主(磷酸钾铵、硫酸钾等)。叶面肥主要是在开花前后主要以硼肥、锌肥、铁肥为主,在果实专色至成熟期主要以钙肥、锰肥、磷酸二氢钾为主,促进果实成熟。
叶面肥的种类包括过磷酸钙1-3%;磷酸二氢钾0.3-0.5%;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等0.1-0.2%;氯化钙0.2%;氨基酸复合肥也是叶面肥料的材料,使用浓度按照相关说明进行。
叶面肥料不要随意增加用量或与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以免降低作用或发生药害。
5 大棚环境管理
(1)扣棚、揭棚方法
双棚需要扣2层大棚膜和一层彩条布。根据气温及天气预报,秋季外界日平均温度低于10℃时,进行薄膜覆盖。一般情况下在9月中下旬,开始扣内棚膜(第一层大棚膜),预防早霜危害,控制棚内温度在20℃以上,保证葡萄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晚熟葡萄可以延晚错峰采收,提高商品经济效益。根据棚内温度,棚内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进行冬灌并完成冬季修剪,时间大约在11月中旬,修剪清园完成之后扣上外棚膜(第二层大棚膜)及彩条布,棚膜下沿用土压好封严,避免漏风造成冻害。
翌年3月先揭掉彩条布,当外界日平均温度高于10℃时,根据棚内温度依次进行,先放风控温,4月初再揭掉外棚膜,5月中下旬揭掉内棚膜,保证棚内温室适宜葡萄生长。
(2)温、湿度调控
温、湿度的调控范围:休眠时温度0-9℃,相对湿度60-70%、萌芽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5-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以上,相对湿度70-80%;花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8-22℃,相对湿度60 -65%、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28-30℃,夜间温度夜间18-22℃,相对湿度70%左右;果实着色成熟期白天应控制在28-30℃,最高不超过32℃,夜间温度为15-16℃,空气湿度应控制在50%-60%。
温度调控措施:①扣棚材料可选用厚度为0.12mm的EVA膜,透光率高、保温效果较好;②扣棚期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密切关注温度,温度高时,要从中间打开棚膜放风,使棚内温度下降,下午温度低时要及时收风保温。
湿度调控措施:①铺设滴管,滴管上面铺设黑色地膜或地布,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湿度;②根据棚内温湿度适时放风,通风排湿以降低湿度。
(3)光照调控
葡萄喜光,最好选用透光性能良好、抗老化、无滴、防尘的长寿聚氯乙烯(PVC)膜或乙烯-醋酸乙烯(EVA)膜的塑料薄膜,并注意清除灰尘,还可采用铺设反光膜、增设照明设备等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提高植株光合效能。
6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大棚管理,改善大棚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葡萄植株的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合理使用农药。果实成熟期严禁使用农药。具体方案见下表。
7 冬季修剪
单蔓低“厂”架式,“V”形叶幕型种植模式,每株树留一个主蔓,主蔓70cm一下不留侧枝,70cm以上水平主蔓每5-10cm留一个侧枝,侧枝留芽量以葡萄品种特性为依据,进行短稍或中短稍修剪。主蔓延长梢的长度根据株距确定,延长枝头与下株树的架面刚好接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