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综合试验站
胡禧熙 鲁会玲 肖丽珍 覃杨 杨瑞华
大庆市虽地处我国高寒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全年有效积温较低。但素有“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美誉的大庆,地热资源丰富,发展设施葡萄生产具有较强的优势,现成为黑龙江地区设施葡萄生产规模最大的产区。近年来,随着设施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涨,葡萄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等问题,葡萄生产效益大幅度降低,严重挫伤了果农或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为此,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自2015年起,在大庆地区积极开展日光温室葡萄立体栽培模式试验,主要开展了葡萄与草莓间作与套种,并与农业休闲观光及采摘体验相融合设施农业发展方式,并获得较大成功,连续2年亩效益超过20万元,增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设施条件
试验所用设施为采光保温性能较好的日光温室,有冬季供热条件。温室东西走向,即坐北朝南,长70m,宽8m,高度3.4m。
2 品种选择
2.1 葡萄品种
选择生长势、抗病性、结果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主要是夏黑、京亚、醉金香、87-1等。
2.2 草莓品种
选择较耐寒、耐弱光的优良早熟品种,主要是丰香、丰源、幸香等。
3 主要技术措施
依据葡萄、草莓生长习性,葡萄采用棚架整形方式结合根域限制技术应用;草莓采用在葡萄棚架下大垄栽培方式结合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并分别采用春促早、冬促早的措施,保证果实的提早上市。具体措施是,在葡萄休眠期间,通过人为控制温室内温度,让草莓迅速萌发生长、开花坐果,待到葡萄枝条进入快速生长时,草莓采收旺季基本结束,总体上前期以草莓生产为主,后期以葡萄生产为主,最大限度地协调好葡萄、草莓对肥水与光照的需求,实现葡萄占天,草莓占地的立体栽培模式。(附图1-5)
4 葡萄栽培管理
温室葡萄采取东西行棚架种植,呈一字排开,株距1m,亩定植70~90株,并结合应用葡萄根域限制技术。
4.1 葡萄根域限制栽培应用
在距温室前脚底开栽植沟,栽植沟与温室走向平行,定植沟长为温室内长度(70m左右)、宽100cm,深60cm。挖栽植沟时,表土、心土分开放置,定植沟挖完后,首先于沟底和两侧壁铺垫防老化塑料膜,在沟底每隔1m距离,在塑料膜上打直径10cm孔洞,然后回填粉碎过的玉米秸杆20cm厚,最后按有机肥:土壤体积比1:6混匀,填入沟内,并灌水沉实,定植苗木。
4.2 葡萄苗木准备
葡萄苗木选择以贝达为砧木的绿枝嫁接苗。为了促进快速成形,需提前在温室内用高30cm、直径30cm的限根器育营养钵苗,定植时间为6月上旬,即草莓采摘旺季已过的时间。
4.3 葡萄定植技术
葡萄营养钵苗定植时,按株距1m移栽定植,挖好大小适宜的定植坑,限根器螺丝拧开后,将限根器轻轻打开,尽可能保持根际土完整,将苗带土坨摆到定植坑内,嫁接口高于地面5~10cm,然后覆土灌水沉实。选留一个新梢用绳引缚牵引上架,定植后顺行铺设滴灌管2条,用于日常供水或施肥,然后在定植沟上覆盖地膜。为达到除草、增光、保湿效果,地膜可选用双色银黑反光膜,铺设时注意黑色朝下,银色朝上,延葡萄行向进行覆盖,地膜铺设后周围覆土压住地膜。带植株生长良好后,将葡萄苗嫁接口绑条去除。
4.4 葡萄棚架搭建
葡萄架高从南向北由1.6m逐渐过渡到2.2m。顺行向每30-40cm拉10号铁丝一道,每道铁丝用钢丝绳拉紧器拉直固定在坚固的立柱上,形成葡萄棚架栽培的支撑结构。
4.5 葡萄树形管理
葡萄以单龙干形棚架整枝,葡萄定植第一年,每株仅留一个健壮枝条,形成高度1.6m的倾斜主干,再按垂直行向方向培养水平主蔓。第二年或第三年,在整形过程中,树干上萌发的芽眼或枝条全部抹除,主蔓上的结果枝或营养枝在10片处摘心,其副梢留一片叶摘心,主蔓延长枝保持延伸生长状态,直至长满架面,冬剪时在木质化部位减除,最终形成“厂”字形树形。
第三年以后,主蔓上配置的结果母枝密度每米8-10个,单株配置48-60个结果母枝,每亩地配置2500~2700个,每个结果母枝选留一个新梢,每个新梢留一串果,每串果0.5kg左右,亩产量控制在1500kg以内。
5 草莓栽培管理
草莓定植时期在每年的9 月下旬左右,每667m2施入优质有机肥3000-5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硫酸钙30kg为标准施足基肥,然后按南北方向坐台起高垄,要求垄面宽度不低于50cm,高度要达到30cm,每垄按行距20cm、株距20cm标准双行定植,亩栽草莓苗6000-7000株左右。垄上居中铺1 条滴灌管,同时为了防病、控草、保湿、增光,需要铺银黑双色地膜,在过道铺设黑色地布。
6 综合管理
6.1 温度管理
11月初至3月中旬,葡萄树体处于休眠期,通过揭盖棉被、放风等措施,使温室温度保持在 0-7.2℃。草莓生长期空气温度应控制在5-30℃,白天应维持25-30℃,夜间以10-15℃为宜。土壤温度控制在10-18℃,有利于草莓根系生长、保持草莓苗的健壮。
12月份起至来年3月上旬,由于葡萄、草莓温度需求有差异,室外温度较低,需要在葡萄架底下加盖1-2层膜,形成双膜或三层膜覆盖,便于蓄热保温的同时,还可有效隔离葡萄与草莓,可满足葡萄低温休眠,同时保障草莓较高温度需求。3月中下旬,此时极寒气温基本结束,葡萄进入萌芽期,这时草莓盛果期已过,可撤掉二层膜,此时温度控制以满足葡萄生长为主,白天温度20-25℃,夜间15-20℃,开花期~膨果期白天25-30℃,夜间20-25℃。4月份之后,室内温度不高于35℃,晴天温度过高注意及时通风。
6.2 肥水管理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空气湿度应控制在 60%左右,土壤湿度在75%-80%为宜,以利于提早开花结果。草莓缓苗后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促进草莓生长,以后根据墒情及时灌水,结合浇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8-l0kg/亩 ,配成 0.2%液体肥通过滴灌浇施,追肥做到少而勤,促进营养生长,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6.3 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1)CO2施肥
设施条件下,由于保温需要,常使葡萄与草莓处于密闭环境生长,通风换气受到限制,造成设施内CO2浓度过低,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可利用吊袋型CO2增长剂,增加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这对葡萄、草莓设施栽培十分重要。实践证明:棚室中使用二氧化碳气肥,可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品质,大幅度增加产量,实现增产25-30%,经济效益显著。使用方法:亩用量为草莓苗期5袋,花期10袋,果期15-20袋。使用时,只需要将小袋控释剂加入大袋释放剂中,充分均和,悬挂作物上方30-50 ,打开气孔即可,用一次有效期30天左右。
(2)粘虫板防治虫害
为减少农药使用,葡萄与草莓生长期,均需要悬挂粘虫板,黄板与蓝板比例为1:1,大小标准20cm×25cm为好,均匀布置,悬挂密度以虫害密度而定,建议每667m2地60-80张。防葡萄虫害时,需要将粘板悬挂在棚架底下,粘板上端低于架高10cm以内,并与葡萄棚架近平行;防草莓虫害时,粘板悬挂高度以下端与草莓平齐(见图2)。
(3)蜜蜂授粉:草莓授粉可采用
蜜蜂授粉,可大量节约人工,提高草莓品质。需要在每667m2放置2-3箱人工养殖蜜蜂来授粉,放置时间为草莓初花期,放置前温室内停药1-2周,喷烟剂前,注意将蜜蜂移出(温室蜂箱放置见图1)。
7 效益分析
温室内,葡萄与草莓间作套种, 可实现葡萄、草莓错期上市,显著提高温室的利用效益。以2017、2018年为例,草莓采摘旺季集中在元旦、春节前后,草莓供不应求,价格均稳定在60元/斤,3月份-6月份价格为50元/斤;葡萄采摘上市期8-10月份,葡萄、草莓亩产量3000斤左右,草莓总收入15-18万,葡萄收入8-9万元,该模式总效益可达20万以上,真正实现了现代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目前该模式已在当地进行了示范推广,效果佳,前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