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杨丽丽 褚凤杰 宣立锋 赵世强 杜国强 崔彦志
设施葡萄近年来发展迅速,面积不断增加,管理水平也有明显提升,果农收益显著提高。但是设施葡萄的品质一直是影响设施葡萄的重要因素,加强葡萄转色至成熟期的管理是提升葡萄品质的关键。当下设施促早栽培葡萄陆续进入转色期,因此就这一时期的关键管理技术做一简单介绍。
1 葡萄成熟期设施内温度控制
温度与果实的含糖量密切相关,温度过低,白天光合效率低,糖分积累速度慢,果实糖分含量低,夜间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加强,加速糖的分解代谢,降低糖分积累,因此合适的温度控制是果实糖分积累的关键,也就是提高果实含糖量的关键措施。这一时期设施内夜温要较平时略低,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8~10℃,降低呼吸作用对糖分的分解。降低夜温可以通过夜间揭开部分薄膜通风来实现。
2 葡萄成熟期设施内湿度控制
湿度条件是葡萄生长的关键因子之一,它不仅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而且关系葡萄病害的发病程度。果实着色后设施内湿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设施内湿度的调控,主要通过灌水来增加湿度,通过地面覆膜和通风换气来降低湿度,使设施内保持适宜的湿度。降低湿度可以相应降低某些病害的发病程度,减少用药量,提高果实品质。
3 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葡萄的着色率
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很敏感,光照不足不仅节间细长、叶片薄、淡黄,严重的可导致落花落果,浆果质量差、产量低等。转色期光照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着色的好坏,品质的优劣。为增加设施内光照,第一,扣棚时应选用无滴膜,并经常清除表面的灰尘,保持膜面清洁,增加光的透过率;第二,可采用补光法,延长光照时间,必要时可以用日光灯进行补光;第三,在温室内挂反光幕,地面铺设反光膜,增加光的照射面积,增加光能利用率,还能使果实均匀着色;第四,果实进入着色期要及时摘除新梢基部3~4片老叶,并对结果枝基部环割1刀,可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的商品性。
4 葡萄成熟期水分调控
水分不仅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参与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运输。葡萄各个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尽相同,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成熟期需水量相对减少。因此在果实成熟前1个月内,减少灌水量,采收前两周停止灌水,保持树体的相对干旱状态,增加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含糖量。
5 利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提早成熟期
为了提早上市,获得更好的收益,生产上可以使用生长调节剂,使果实提早成熟。常用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乙烯利、脱落酸(ABA)和烯效唑(S3307)等。在浆果开始变软时,喷施1500倍乙烯利加500倍萘乙酸,即能催熟又能防止落果;京亚在果实成熟前20d用烯效唑(S3307)50mg/L喷施果穗,可提早成熟;红地球于成熟前1个月左右用ABA1000mg/L溶液喷施果穗,可提早上色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