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25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裂果原因及防治技术措施 [2018/7/20 11:42:36] 来源: 作者:Admin

果实品质调控岗位

张雯 潘明启 王敏 张付春 钟海霞 谢辉

 

  许多优良的鲜食葡萄品种由于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环境条件不利等原因,在成熟期容易造成裂果普遍发生。裂果发生后极易受到腐生性微生物侵染,很快霉烂变质,不能食用。腐烂的病果可诱发酸腐病、灰霉病发生,还可吸引果蝇、胡蜂、金龟子等害虫危害。往往少数果粒开裂便会造成整穗葡萄果实丧失食用价值,对果实的商品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以新疆优质鲜食葡萄木纳格为例,在部分气候异常的年份,有些葡萄园超过70%的果穗出现严重裂果的现象,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导致鲜食葡萄品种发生裂果的原因,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积极预防,减少裂果危害。

 

  1 葡萄裂果原因分析

 

  葡萄裂果受品种特性、生理变化、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共同影响,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品种原因。品种特性如果皮结构、厚度、与果肉细胞结合紧密程度等原因往往与葡萄果实裂果特性密切相关。王旭旭等人对252份葡萄种质资源果实裂果特性的评价结果表明,与欧美杂种相比欧亚种葡萄更易发生裂果、果皮厚果肉质地软的品种不易发生裂果;果皮薄,果肉质地脆,果皮果肉不易剥离的品种易发生裂果。

 

  (2)土壤水分失调。生长前期灌水不及时,造成果粒供水不足,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发育不好,果皮组织伸缩性较小。果实进入转色期以后,果粒细胞内含糖量增高,细胞渗透压增大,此时如遇连续降雨或大水漫灌,根系吸收大量水分输送给果实,使果粒内膨压骤然增大,就容易出现裂果现象。

 

  (3)施肥不合理。后期施用氮肥偏多,有机肥少,钾肥、钙肥不足,导致树体内酶的活性受阻,果皮纤维降低,易导致裂果发生。

 

  (4)病虫危害。果实感染黑痘病、白粉病,或受到刺吸式害虫危害,使果粒表皮形成病疤,果粒膨大压力不均也易导致果实发生裂果。

 

  (5)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前期拉穗不到位,后期膨大处理不当,导致果粒过度膨大,果穗紧密,果粒被相互挤压的情况也易导致裂果发生。

 

  (6)树体负载不合理。树体负载不合理,留果量过多,造成果实成熟期推迟,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果皮不能充分着色,果皮韧度降低,如遇阴雨和灌水不当易导致严重裂果。

 

  2 葡萄裂果的防治措施

 

  (1)选择适宜品种。应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建园,果实成熟期应避开当地的雨季,在多雨地区种植欧亚品种时宜采用避雨栽培,以避免裂果大量发生。

 

  (2)合理灌溉。避免大水漫灌,实行开沟灌水,少灌、勤灌,防止高温季节植株严重缺水,灌水时间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减少土壤水分波动。成熟期疏去部分中下部老叶以利于水分尽快散失,可减轻空气及土壤水分的变化对果粒的影响,可有效防止葡萄裂果。

 

  (3)合理施肥,适当补充钙肥。合理施肥,适当补充钙肥,可使果实生长发育正常,膨大饱满,果皮韧性增大,对预防果粒开裂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4)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危害,重点做好葡萄白粉病、黑痘病和蚜虫、金龟子等对葡萄果实的危害,可有效避免由于病虫害原因导致的果实开裂。

 

  (5)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赤霉素处理果穗时,严格控制浓度,有效拉长穗轴,防止果穗过于紧密引起裂果烂果。

 

  (6)严格控制树体负载量,做好整穗疏果。树体负载量过高,造成营养不良,果实不易着色和成熟。可通过疏枝、疏穗控制负载量,一般健壮枝蔓留2穗果,中庸枝蔓留1穗果,长势弱的枝蔓不留果穗。控制好穗形做好整穗和疏果工作,花前疏除部分小穗,剪去副穗,掐去部分穗尖,使果穗大小适中,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果穗上果粒排列松紧适度,减少果粒因相互挤压而造成裂果。

 

  (7)进行果实套袋。套袋能够阻止雨水直接接触果实,是预防裂果的有效措施。果实套袋后,可以避免雨水直接冲刷果面,造成果粒吸水膨压不均而裂果,同时也减少病虫危害、日灼、叶磨擦等对果面造成病疤,降低葡萄果实发生裂果的几率。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选用透气性、沥水性好的果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