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437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病害发生的影响 [2018/3/31 18:56:25] 来源: 作者:Admin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目前特别是夏秋季多雨,给葡萄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因此在避雨条件下,让葡萄的枝叶能很好地避开自然降雨,可大大减轻因雨水飞溅多种病害的侵染,如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同时,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的安全质量,确保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葡萄。


  1 避雨栽培的目的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特别是夏秋季多雨,给葡萄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座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葡萄病害。避雨栽培是高档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霜霉病等发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葡萄的喷药次数,是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效方法。葡萄避雨栽培因其成本较低,管理容易,是比较实用的避雨栽培方式。在石家庄及类似气候的地区,在避雨条件下,葡萄所用的管理技术与常规露地栽培没有较大区别,主要做法是在葡萄树冠顶部用简易的塑料棚架覆盖起来,使葡萄株蔓、花果处于避雨状态,避雨栽培让葡萄的枝叶能很好地避开自然降雨,可大大减轻因雨水飞溅多种病害的侵染,如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同时,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的安全质量,确保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葡萄。因此,推广葡萄的避雨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我省还未得到大面积地推广。为了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我们将该技术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进行了整理,并对避雨棚霜霉病的发生和陆地霜霉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比对。


  2 避雨设施的构建


  避雨栽培主要做法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用塑料膜将葡萄树冠顶部用简易的塑料棚架覆盖起来,使葡萄株蔓、花果处于避雨状态。避雨设施的构建应根据各种植企业、农户的经济条件来决定。简易避雨拱棚结构简单经济实惠成本也很低。


  具体做法如下:为了节省成本我们的办法是在原葡萄架水泥立柱上加固一个骨架(参照图1),骨架两端中部和顶端各拉一道钢丝,用竹片做半拱环,竹环两端固定在铁丝上,竹环间隔距离1-1.5米。竹环与竹环间用铁丝连接并扶正,两头用铁丝固定。薄膜用竹夹加固在钢丝的两边,并用拉膜线固定薄膜,以防刮风。简易避雨拱棚构建完成的时间必须在葡萄萌芽前,晚了将影响避雨棚作用的发挥。




  3 避雨栽培的管理


  葡萄避雨栽培不但起到避雨作用,在生长季节里它顶部的塑料膜将雨水避开,同时四周保持良好通透性,这样可以提供葡萄生长发育所需的良好环境。只要设施设计合理,在温、湿度管理方面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主要是在春季葡萄萌芽之前,必须扣棚,如果温湿度一直有保障的情况下,通常可不进行特殊的温、湿度管理,在葡萄萌芽期,视土壤墒情可进行一次灌水。避雨栽培枝叶没有雨水直接冲刷,病虫害发生就会减少,因此,葡萄叶片功能期延长,无效养分消耗少,树体贮存营养充足,补充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在座果后施入为好,不可过晚。水分方面,每年必须灌的水有2-3次,即入冬时的冻水、座果后的膨大水,在土壤墒情不好时,春季萌芽水也可浇水一次。在枝蔓管理方面应视不同葡萄品种和植株的生长势,主蔓水平管理后可在其上配备短梢或极短梢结果,也可采用长梢结果为主这两种修剪方式。在“厂”字水平主蔓直立新梢的葡萄栽培方式下,可以实现较为精细的花果管理,在此种栽培模式下,果穗处在固定的同一高度位置上,果穗的喷药、疏果及摘叶等操作更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4 露地栽培以及避雨栽培条件下






  病虫害防治的调查分析我们对露地以及避雨栽培条件下的巨峰葡萄作为对象进行了五个样点霜霉病调查,具体时间和发病率如表1、表2、图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避雨栽培条件下,靠雨水传播的葡萄霜霉病病害可大大减轻,另外其它靠雨水以及湿度来传播的病害也有可以避免或降低发病率。但是,在多雨地区和病源基数较高的地方,病害并不一定能完全避免,也只是减轻病害的发生。有了避雨栽培就能解决所有病害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能因为加上了避雨棚而放松对病害的警惕和防治。在避雨条件下的葡萄病虫害发生应与露地栽培的防治相结合应该有同等重视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