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综合试验站
王富霞 容新民
1 试验目的与意义
葡萄环剥是提高葡萄产量、提早成熟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有力措施。环剥即环状剥皮,在葡萄枝蔓上用刀横向将树皮呈双环状切开,并剥掉完整的一圈皮,不要伤到木质部。一般来说,环剥可在新梢、结果母枝、主蔓或主干上进行。宽度一般2-5mm,从而阻断枝条的养分向下输送,增加环剥口以上同化养分和植物激素的积累,加强营养,已达到促进果实增大、提早成熟的效果。
2 试验地基本情况
2.1 品种
弗雷无核,树龄:6年。
2.2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置在第八师142团,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均日照时数为2855.9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6.8%,年平均气温为6.7℃,≥0℃的活动积温为3992.4℃,≥10℃的活动积温为3529.6℃,年平均无霜期170天左右。
3 试验设置:
3.1 不同环剥时间试验
环剥部位:在结果枝果穗以下距基部2-5cm; 环剥宽度:结果枝3mm;处理方案如下:
处理1:葡萄花前7天进行环剥处理(5月25日)。
处理2:花后12 天进行环剥处理(6月10日)。
处理3:果实着色前(8月5日)。3 个处理, 1 个对照, 3 次重复,每个处理6棵树,以不环剥为对照,进行结果调查。
3.2 不同环剥量试验
环剥时间:果实着色前(6月10日);环剥部位:结果枝环剥在果穗以下距基部5cm;主曼环剥在据地面60cm处进行环剥。处理方案如下:
处理1:结果枝环割2道,2道之间距离3mm。
处理:2:结果枝环剥,环剥宽度3mm。
处理3:结果枝环剥,环剥宽度5mm。
处理:4:主蔓环剥,环剥宽度5mm。
4 个处理, 1 个对照, 3 次重复,每个处理6棵树,以不环剥为对照,进行结果调查。
3.3 调查项目
单粒重、单穗重、粒横径、糖度、酸度、果实硬度,花青素含量。弗雷无核葡萄8月15日(果实成熟后),每个处理采6穗果,进行测定。
3.4 调查方法
单粒重:将单穗葡萄的所有果粒剪下,称取重量,算平均值即为该处理的单粒重。
粒横径:在单穗葡萄的上、中、下不同部位各取10粒共30粒,用游标卡尺测定其横径,算平均值。
糖度:在整穗葡萄的上、中、下不同部位各取10粒共30粒,榨汁混匀,用电子数显测糖仪测定。果实硬度:用果实硬度计测定。
酸度:用滴定法测定。花青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4 结果调查与分析
4.1 不同环剥时间试验结果分析
表1数据分析:单粒重:处理2>处理3>对照>处理1;果粒数量:处理1>处理3>处理2>对照;
亩产量:处理2>处理1>处理3>对照;
表2数据分析:糖度:处理3>处理1>对照>处理2;花青素:处理3>处理1>处理2>对照;
硬度:处理3>处理2>处理1=对照;
由表1可以得出;果粒数量处理1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和对照,说明花前7天环剥,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刺激,促进未受精花朵坐果,可以有效地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

单粒重:处理2明显高于处理1和对照,略大于处理3,说明花后12天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大果粒。
由表2可以得出:糖度处理3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和对照,花青素含量也是处理3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和对照,果实硬度处理3最高,其他两个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明显。由此得出,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加花青素含量,提前着色,提高糖度和硬度,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4.2 不同环剥量试验结果分析
表3数据分析:单粒重:处理2>处理4>对照>处理3>处理1;亩产量: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对照;表4数据分析:糖度: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对照;花青素: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对照;由表3可以得出,不同环剥量的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单粒重差异不显著;亩产量处理2略高于处理1和处理3,但是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处理4和对照。糖度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处理4和对照;果实硬度各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花青素含量处理2最高,总体说明处理2可有效的提高含糖量和花青素含量,达到提早成熟的目的。
5 结论
(1)花前环剥可以有效的提高果实座果率,针对成花困难、不易坐果的葡萄品种是有效的提高产量的手段;应用时要注意配合疏花疏果,否则因坐果过多,而造成果实品质下降。
(2)花后环剥(生理落果结束后)可以有效的增大果粒,应用时需根据品种特性选择花后具体时间,否则因果粒偏大,不易着色而影响成熟期。
(3)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环剥可以达到提早成熟的目的,环剥量控制在3-5mm。
(4)主蔓环剥要注意配合后期的肥水管理,否则对树体有一定的影响。
(5)花前环剥由于枝条未成熟,容易被风刮断,风沙大的地方需要及时上架,避免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