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19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晋中南地区酿酒葡萄美乐冬季修剪反应的研究 [2018/3/30 22:21:58] 来源: 作者:Admin

酿酒葡萄栽培岗位

张振文 刘迪迪 王珍 赵亚蒙

 

  美乐葡萄(Vitis vinifera L.cv. Merlot),也称梅鹿辄、梅鹿特、梅洛等,是优良的酿酒葡萄品种之一,全世界总种植面积超过260,000hm2,所酿葡萄酒口感圆润、气味优雅、果香浓郁、单宁柔顺,既可与其他品种混合发酵,也可单独酿造。通常来说,葡萄品质会受到自身遗传特性、生态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土壤肥水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冬季修剪能够有效平衡葡萄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调节库源比,改善葡萄通风透光条件,并通过控制结果母枝留芽量调整葡萄产量,提升浆果品质,是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短梢修剪、中梢修剪和长梢修剪是冬季修剪常用的三种方式。由于葡萄生产受产区生态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地域采用相同修剪方式的同一葡萄品种花芽分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产区葡萄管理应严格遵循各品种的特点及规律,切忌所有品种修剪方式单一化。近年来,山西临汾地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较快,但葡萄冬剪技术相对落后,缺乏适配的冬季修剪方式。本试验通过探究冬季修剪留芽量对美乐葡萄结果母枝萌芽结果的影响,寻求该品种最适宜的冬剪方式,以期为当地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4~2016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尧京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进行。临汾地区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位于东经111.1°E -111.7°E,北纬35.7°N-36.1°N。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48.4~2512.6h,年平均气温9.0~12.9℃,降水量420.1~550.6 mm,无霜期127~280d,属于埋土防寒区。供试品种为酿酒葡萄美乐(Vitis vinifera L. cv.Merlot),2012年定植,南北行向,株行距1 m×3 m,单篱架,厂字型整形方式,半机械化管理。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11月份葡萄落叶后对美乐葡萄进行冬季修剪。试验设置4种处理,即单芽修剪、双芽修剪、三芽修剪以及四芽修剪,每种处理50株,重复3次,共计600株。相关数据于2015年葡萄萌芽后开花前进行调查。在2014年的基础上,2015年冬季修剪选取单芽、双芽、三芽三种修剪方式继续试验,并于2016年调查葡萄萌芽后开花前进行调查。葡萄花序展露后调查不同留芽量的结果母枝各节位冬芽的萌芽率、结果枝率及各节位结果枝的结果系数。萌芽率(%=(结果母枝上能够萌发枝叶的芽眼/结果母枝上被调查的芽眼总数)×100,结果枝率(%=(结果母枝上结果枝数/新梢总数)×100,结果系数=结果枝上花序总数/新梢总数(张振文等,1999)。


  1.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统计整理,采用SPSS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留芽量对美乐结果母枝萌芽特性的总体影响

 


 

  表1显示了2015年及2016年不同留芽量下美乐葡萄结果母枝芽眼萌发的总体情况,包括萌芽率、结果枝率及结果系数三个方面。由2015年数据可以看出,冬剪时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对萌芽率影响较大,其次是结果系数,而结果枝率受其影响较小。单芽、双芽、三芽、四芽修剪的萌芽率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7.68%81.15%60.54%48.54%。单芽和双芽修剪萌芽效果较好,三芽和四芽修剪的萌芽率与双芽修剪相比依次降低了20.61%32.61%,可见随着留芽量的增多,萌芽率呈显著下降趋势。


  单芽与双芽修剪的结果枝率间无显著差异,三芽修剪导致结果枝率显著下降,四芽修剪结果枝率略有回升,但仍与三芽修剪效果相当。单芽修剪的结果能力最高,三芽和四芽修剪结果能力显著下降,双芽修剪结果能力中等。2016年,单芽、双芽及三芽修剪方式下萌芽率、结果枝率、结果系数的变化趋势与2015年相似,但萌芽率、结果枝率较2015年有较大提升。


  2.2 不同留芽量对美乐结果母枝不同节位萌芽率和结果枝率的影响


  根据图1A可以发现美乐葡萄采用单芽修剪时,萌芽率最高,结果枝率也较高,分别为87.68%、88.30%。图1B显示,美乐葡萄采用双芽修剪方式时,第一节位冬芽的萌芽率较单芽修剪方式下降了13.70%,结果枝率下降幅度较小,仅为0.91%。第二节位的萌芽率在所有处理中效果最佳,为88.31%,结果枝率也高达91.44%。图1C为三芽修剪方式下3个节位冬芽的萌芽率及结果枝率情况,第一节位冬芽的萌芽率与双芽修剪方式下的第一节位冬芽萌芽率相比显著下降,仅为其30%,结果枝率下降22.78%。第二节位冬芽的萌芽率与双芽修剪方式下同节位的萌芽率相比,下降15.87%,结果枝率下降4.59%。第三节位的萌芽率为86.94%,结果枝率为95.76%。随着芽眼节位升高,萌芽率和结果枝率依次升高,且第二节位升高幅度较大,第三节位升高幅度变小。




  图1D为四芽修剪方式,与三芽修剪方式相比,第一节位冬芽萌芽率下降6.86%,结果枝率略有上升。第二节位萌芽率下降41.30%,结果枝率略有下降。第三节位萌芽率降低22.88%,结果枝率降低8.54%。第四节位萌芽率及结果枝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整体萌芽率与三芽修剪下的萌芽率有所下降,但结果枝率波动不大。


  图2显示为2016年三种冬剪方式下结果母枝各节位冬芽的萌芽率及结果枝率,与2015年相比,2016年所有萌芽率、结果枝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双芽修剪方式下的第二节位冬芽萌芽率有较大提高,高达23.08%,其余提高量在1.99%-10.38%之间波动。


  2.3不同留芽量对美乐葡萄结果系数的影响


  图3为2015年(A)四种留芽量水平及2016年(B)三种留芽量水平对美乐葡萄不同节位结果系数的影响。主要分析2015年数据,单芽修剪时,结果系数最高,为2.07。双芽修剪时,第一节位和第二节位的结果系数分别为1.61、1.80。与之相比,三芽修剪时第一节位结果系数下降0.40,第二节位略微下降,第三节位的结果系数在三个芽眼中最高,接近单芽修剪。四芽修剪时,第一节位的结果系数比三芽修剪下的第一节位的结果系数稍有提高,但第二节位和第三节位的结果系数却有所下降,下降量依次为0.38、0.25,第四节位的结果系数在四个芽眼中效果最好,为2.00。2016年数据显示,双芽修剪下两个节位的结果系数均高于2015年,但三芽修剪方式下除第一节位外,其余节位均出现下降。

 

  由图3可知,随着结果母枝长度的增加,同一节位芽眼的结果系数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同一结果母枝长度下,随着芽眼节位升高,枝条结果能力依次增强。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研究四种修剪方式(单芽、双芽、三芽以及四芽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冬芽萌发率、结果枝率和结果系数的影响,发现采用单芽修剪,萌芽率最高,结果枝率也较高,可适当多留结果母枝能够保证葡萄产量。双芽修剪两个节位冬芽的萌芽率及结果枝率整体表现效果较好,葡萄架面通风透光性好,果穗受光面积大,因此,在保证结果母枝数量足够的条件下,有利于生产高品质葡萄。三芽修剪下的第二和第三个节位的萌芽率及结果枝率能够保证葡萄的产量及质量,但第一节位萌芽率、结果枝率较低,将导致树体基部光秃,加速植株衰老,不利于葡萄园地管理及长寿美观。与三芽修剪效果相似,四芽修剪极低的萌芽率将导致结果部位上移或外移,且实际生产中枝条在架面分布紊乱,导致架面郁蔽,通风透光性降低,易增加病害,不适用于美乐葡萄冬季修剪。由二、三、四芽修剪结果可知,结果母枝顶端两个芽有较高的萌芽率和结果枝率,显著高于低节位芽,这是可能由于顶端优势、芽的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较长的结果母枝会抑制基部芽萌芽,也降低了基部芽的结果枝率。前人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结果母枝采用单芽、双芽、三芽、四芽和五芽的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冬芽萌芽率、结果系数、果枝率及花序着生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冬芽萌芽率、果枝率均随结果母枝上芽位的上移而降低,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尧京酒庄葡萄种植基地目前采用半机械化管理方式。从埋土防寒、夏季修剪到葡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土壤耕作、肥水管理均采用机械化方式,全机械化管理将成为葡萄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刘玲等对赤霞珠和北醇葡萄不同高度结果部位果实品质的研究发现,着生高度不同的浆果品质在还原糖、总酚、单宁、花色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着生较集中的果穗光湿热微气候相似,受植株自身特性及机械化管理的影响一致,浆果成熟度进程也一致,能为机械采收创造有利条件。本次研究发现美乐葡萄的花序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二节位和第三节位,因此,美乐葡萄可作为机械化种植管理的优良品种。


  另外,冯建忠等、王文举等、文仁德等的研究表明不同葡萄品种的新梢结实力、花穗孕育能力与结果母枝的粗度、冬剪进行的时间有极大的相关性,因此,结果母枝粗度、留芽量、冬剪时间对葡萄萌芽特性、成花能力以及浆果品质的综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而选出美乐葡萄冬季修剪最优化组合方式。


  综合两年的数据,美乐葡萄结果母枝单芽和双芽修剪时,其萌芽率、结果枝率和结果系数均较高,因此,当地的美乐葡萄为充分保证果实产量及品质,建议优选单芽和双芽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