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百果园葡萄质量标准对甘肃天水巨峰葡萄生产的启示 [2018/1/2 17:01:51] 来源: 作者:Admin

兰州综合试验站

王玉安 郝燕 杨瑞 张坤

 

  摘 要:对照百果园巨峰葡萄质量标准,评价了甘肃天数巨峰葡萄,并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同时,从控产、提质增效,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加强品牌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建议。


  关键词:百果园;葡萄质量标准;天水巨峰;启示


  百果园,全称是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始于1997年,2001年正式成立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集果品生产、贸易、零售为一体的水果专营企业。2002年,百果园开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水果特许连锁专卖店,截止目前,数量已达2500多家,而且每天还以45家店的速度增加。据百果园方面透露:预计到2020年,百果园门店数将达10000家。


  2015年是百果园近10年水果进口数量最多的一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消费升级,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巨大变化,消费正在向品质化、品牌化、多样化转变,消费者对优质果品需求量剧增,进口水果虽价高但品质优良,受到了市场的热捧。2016年,百果园年销售额达60 亿元。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GDP8866美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水果市场容量将达3万亿元人民币,生鲜果业将进入到市场增量和人均消费增量的双重增长机遇期。

 

  百果园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水果分级标准。通过不断摸索研究,百果园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果品标准,将水果按照“四度一味一安全”分级标准,即“糖酸度、新鲜度、爽口度、细嫩度、香味、安全性”。同时,百果园将好吃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和理念,始终坚持不好吃可“无实物、无小票、无理由”的三无退货原则。


  15年来,百果园从1家水果特许连锁专卖店发展到2500多家,销售额达60亿元,这一数字的增长变化也是中国水果市场发展趋势的缩影。作为果农、科研人员和地方政府等,必须深入了解市场、研究市场,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品质果品,才能持续稳定增收。


  1 天水产地基本情况


  天水是甘肃最大的山地葡萄栽培区,也是甘肃唯一不进行埋土越冬防寒的鲜食葡萄栽培区。2003年,天水“下曲葡萄”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获专用商标权,2002年以来,下曲葡萄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连年检测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同时,下曲葡萄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天水葡萄产地属于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年平均气温11.3℃,≥10℃年活动积温3580.1℃,年日照时数 2008.6h,全年无霜期191 d。年降雨量5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9月。产地土壤为黄绵土,适宜葡萄生长。天水主栽品种为巨峰,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域。2016年,葡萄栽培总面积3100hm2,产量1.12万吨,产值1.06亿元,葡萄成为产地果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 百果园巨峰葡萄质量标准


  百果园企业质量观是:品质就是人品、品质就是生命、品质就是未来,将好吃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和理念。因此,在果品生产、收购、销售等方面,以“四度一味一安全”为分级标准,严把质量关,以高品质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信赖。百果园把果品分为ABC三个等级,绝大多数出售的是A级果,会有少部分的B级果,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售C 级果。据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监刘兵提供,巨峰葡萄A级果标准要求见表1从表1看出:百果园巨峰葡萄A级标准分为核心标准6项和主要标准5项,其中核心指标中影响风味的指标排在前3位:香味、糖度和果皮无涩味。主要指标中的“穗重”,也间接反映了葡萄的品质。




  3 天水巨峰品质评价


  通过近5年对天水巨峰抽样调查,对照百果园巨峰葡萄标准,天水巨峰葡萄评价见表2



  从表2看出:天水巨峰葡萄评价为75分,除果粉、穗形、病虫果这3项指标为满分外,其它方面均存在差距,其中影响品质的香味、糖度、穗重分别失分663分,合计15分。这充分说明了,天水巨峰葡萄在品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4 天水巨峰葡萄品质差距分析


  (1)高产是品质下降的首要因素


  天水山地葡萄主要靠自然降水,适宜的产量应控制在22500kg/hm2以内,最好在15000 kg/hm2左右,才能保证巨峰葡萄固有的品质、风味和颜色。实际生产中,多数产量为2625030000 kg/hm2,高产直接影响了糖度、风味和着色。


  (2)有机肥使用量偏少


  天水葡萄产区土壤有机质抽样调查结果为0.75%,表现为严重缺乏。但受肥源、葡萄售价、劳动力缺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生产中仍然以化肥为主。同时,葡萄园实行清耕制,进一步导致了土壤有机质缺乏,进而影响到葡萄的品质。


  (3)果穗过大,套袋果率低天水巨峰葡萄穗重为


  8001200g,表现为过大、过紧,导致:一则不宜上色,即使上色,表现为紫红色,果面全黑的果穗较少;二则容易产生裂果,进而发生酸腐、灰霉等病害;三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同时,产区套袋果率仅占30%左右,未套袋果面不干净、着色差,直接影响了外观商品性状。


  5 百果园对天水巨峰葡萄生产启示


  (1)控产、提质增效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果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就是当前多数人民消费心理的真实写照。笔者20167月在浙江嘉兴大型果品批发市场调研发现,20/kg的葡萄当天很早就销售一空,而56/kg的葡萄销售缓慢。因此,好吃、好看、营养、安全是今后天水巨峰葡萄的发展方向,生产中必须做好:①产量应控制在22500kg/hm2以内,最好在15000 kg/hm2左右;②增施有机肥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采果后追施农家肥4560m3/ hm2或商品生物有机肥22503000 kg/hm2,同时混合750900 kg/hm2的磷钾肥;坐果后至转色期适量追施NPK复合肥,施肥量450600 kg/hm2


  (2)加强花果管理,增加套袋果率


  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优质的果品、理想的收益”,因此“花果管理”是巨峰葡萄管理的核心。主要技术措施:①花前做好新梢摘心和整穗,提高自然坐果率;②降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量或采用自然坐果,获得大小、松紧适宜的果穗;③提高套袋果率,通过宣传、培训等措施,使巨峰葡萄套袋果率达到80%以上。


  (3)科学防治病虫害,生产绿色果品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在发芽前、23叶期、花序分离期、花前、谢花后23d至小幼果期、套袋前等关键时期进行综合防控。主要采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及生产绿色果品允许的广谱性杀菌剂、杀虫剂进行防治。在保证A级“绿色食品”的基础上,向AA级“绿色食品”、“有机果品”努力。


  (4)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下曲”葡萄品牌,让“下曲”葡萄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加大同百果园专卖店、大型综超等的对接,充分实现优质优价,进一步引导果农走向“质量型”生产。当下,电商如火如荼,势不可挡,要充分利用天水的交通区位优势及国家的利好政策,大力发展葡萄电子商务,让电商成为进一步助农增收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