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综合试验站
钱亚明
王西成 吴伟民
为进一步了解江苏葡萄产区的农药使用情况,指导江苏葡萄产区的规范科学用药,并为江苏葡萄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减量、减次使用提供依据,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保护研究所马春森老师提供的调查表要求,2017年11月南京综合试验站对江苏泰兴市、宜兴市、张家港市、贾汪区、句容市5个葡萄示范县具代表性基地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避雨、促成+避雨、露地栽培3种栽培方式下的用药次数有明显差别,泰兴示范基地避雨栽培用药次数相对最少,为5次,贾汪示范基地促成+避雨用药次数相对最多,为11次,其他3个示范基地用药次数均为9次,防治病虫害对象略有不同,主要集中在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叶蝉、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
(2)葡萄不同生育时期使用的农药虽有差异,但5个示范基地均重视葡萄花期及浆果膨大期的用药,多使用醚菌酯、代森锰锌等,而采后用药相对较少,多为1次左右;休眠期及萌芽期注重铲除剂石硫合剂的使用,其来源一方面为自行熬制,另一方面来自市购的45%结晶体或结晶粉。
(3)5个不同示范基地的用药种类有明显不同,农药使用品种多达40多个,多为单剂,且出现2个以上农药混用的现象,最多混配使用的农药为4个。
(4)葡萄病虫害防控以使用杀菌剂为主,较为常见的农药有美国仙农有限公司生产的80%代森锰锌WP和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40%嘧霉胺悬浮剂、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醚菌酯悬浮剂、郑州先利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2%抑霉唑水乳剂、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5%石硫合剂结晶体。
(5)江苏葡萄产区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比较注重园区清洁、铲除剂石硫合剂的使用及农药的轮换和交替使用,但是在农药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有些园区对葡萄每次用药的防控对象不是很清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农药混用种类相对较多,有部分园区1次用药种类高达4个,其安全性和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三是重视果实采收前的病虫害防控,忽略采收后的病虫害防控,往往导致提早落叶,树体养分积累减少,树势减弱;四是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农药的商品名和防治对象是否有效,对农药的有效成分及用量往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