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65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北方温室葡萄开花前后的枝蔓管理技术 [2013/6/24 17:31:50] 来源: 作者:Admin
"

 

 
北京综合试验站
张国军
 
 
  北方温室葡萄开花期前后的管理,对本年度的开花坐果、果实发育、花芽分化(下年度的产量形成)、提高果实品质等诸多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是温室葡萄周年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时期。重点是通过调控新梢生长势以达到调控营养、均衡树势的目的。这一时期葡萄生产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枝蔓管理(结果枝管理、预备枝管理、新梢绑缚、新梢摘心)、花果管理(花穗整形)、肥水管理、温湿度调控等,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均以调控树势为核心,本文重点介绍枝蔓管理。
 
  1 基本原则
 
  不论采取何种树形,温室葡萄枝蔓管理的总原则是以减缓和稳定树势为核心。重点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幼树:树势中旺、促进快速成形,注意树势不可过旺,否则易形成中下部光秃带或下年度没有产量。
 
  成龄树:调节树势中庸,稳定产量,适当扩大树冠。
 
  更新树:弱树或老园更新树,控产、少留枝梢、提高树势。
 
  2 新梢管理
 
  葡萄新梢可分为结果枝和预备枝,新梢上着生果穗的,称为结果枝;那些重点是为下一年度结果做准备,本年内结果与否均可的新梢称为预备枝。新梢的管理不但直接关系到本年度的葡萄产量,而且对下年度的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的树形,其新梢的管理方式不同,但总的原则是相通的。
 
  2.1 棚架(水平蔓)
 
  大树形水平(或近水平)主蔓(冬剪时以短梢修剪为主)管理时,几乎每个留下的新梢都是结果枝,这样的树势通常比较好控制,因为水平的大主蔓贮存较多的营养,并且营养从基部到顶端的分配比较均匀,葡萄树没有特别强的极性(即顶端优势)。因此,结果枝管理基本上按照能够表现品种品质特征的适当产量要求进行选留即可。一般新梢间距以15~30cm为宜,每个新梢留1穗果。行距大于2.5m时可适当多留些新梢,如果行距小于1m或更小时,则枝蔓上单侧新梢间距要大于20cm,最好达到30cm,这样相临两行的新梢可插空来生长,不至于使架面过于郁闭。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架式时,注意在成形期间(第1~3年)树势的控制,宁可让树势中庸或偏弱一些也不可过旺,否则也会同篱架栽培时一样,葡萄树存在大小年结果,不能保证连年结果。或者,出现花芽分化偏新梢上部的问题,无法实现一年生枝的短梢修剪。对于生长势偏旺的一些品种,如无核白鸡心等大多无核品种、京秀、粉红亚都蜜、红地球等,要有适当的新梢重摘心及相应的肥水控制等处理,以增强新梢中后部节位上花芽化的能力,确保树势稳定,并实现短梢修剪。
 
  如果树体中前端或是相对直立的某一部位,出现了明显的有1~2根新梢过旺,严重影响其它新梢的生长时,则在适当时机清除这样的新梢(去强留弱)。清除的时机也可以有所选择,如果树势旺的难以控制,即树势过旺时,则可晚些时候去除;树势稍偏旺,则可适当早点去除,总之,就是要利用即将被去除的新梢分散营养的多少来调节一下树体营养的分布,使得留下的各新梢间更趋于平衡和稳定,达到调节树势的目的。
 
  这种树形温室葡萄开花前后的新梢管理十分简单,在前期抹芽、定梢的基础之上,按合理的密度留好结果枝。相应的抹芽、定梢工作可适当推后进行,包括隐芽枝、双芽、过密芽等均可适当晚抹,以尽可能多地分散树体前期的营养,减缓中前期各个新梢的生长速度,以确保花芽分化节位更低些,实现葡萄短梢修剪能够连年结果。在开花前对新梢进行统一的摘心处理,一般在果穗以上留8片叶左右摘心,果穗以上每个叶片处再留一片副梢叶,顶端2~3片叶反复摘心处理(利用结果二次果时另行处理)。这样即可保证每个果穗以上至少有20个叶片来提供光合产物,保证果实质量并为树体提供足够的营养。
 
  2.2 篱架(直立或半直立主蔓)
 
  可分为单臂篱架、双臂篱架、小V形架等。
 
  温室里面用篱架栽培葡萄时,树体的树势难于控制,由于受传统露地栽培模式的影响,现在,篱架仍然是北方温室葡萄最主要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主要有单臂篱架、双臂篱架及小V形架等几种形式,枝蔓管理基本相同,只是产量和品质差别较大。
 
  该种架形栽植密度较大,比较容易实现早期丰产,因此,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但是,进入结果期后,树势很容易出现过旺,营养生长势强,夏季的枝叶管理压力极大,病虫害防治困难,结果部位外移明显,枝叶果混杂在郁闭的架面内,果实品质较差,是今后重点要改造和调整的架形。
 
  花期前后的枝蔓管理重点要分清结果枝和预备枝,二者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对于结果枝来讲,可在适期(花前一周左右)或根据空间大小(两行架之间的新梢相交)进行摘心处理即可;而对于预备枝而言,则重点是让其能够很好地完成花芽分化,从而准备下一年度的产量,这就要对其在4~8节时进行适度摘心处理,对顶部的副梢保留3~4片叶后反复摘心,以确保在摘心处上下一定节位处,能有较好的花芽形成(根据不同品种略有差别);摘心的强弱视品种不同差别较大,对于生长势极强的品种如无核白鸡心等要早摘心处理预备枝,降低花芽分化节位,减慢结果部位外移速度;对于生长势并不是很旺,但花芽分化较晚的品种如粉红亚都蜜、京秀、维多利亚等,可在其它措施相配合的情况下,对预备枝在第4~6节进行摘心处理,强制它进行短暂停滞,启动花芽分化。
 
  特别强调的是,在上述新梢管理中,要以减少肥水供应、适当降低温湿度作为辅助,否则,极易出现摘心后仍然旺长,而且将摘心点下方的几个冬芽全部冲破(冬芽提前萌发)的情况。
 
  2.3 篱架(水平主蔓)
 
  这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篱架栽培方式,只有新梢是直立或半直立绑缚的,作为长梢修剪的结果母枝(即留下的上年度生长的枝条)全部水平绑缚在一条水平架上。相比传统的篱架(直立或半直产主蔓)栽培,其新梢长势更为均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树的生长势。更为有利的是,这种架式可实现枝叶和果穗的分离管理,可获得较高的果实品质。而且,夏季新梢管理时,很容易分清结果枝和预备枝,管理操作比较简单。
 
  这种温室葡萄栽培方式,在开花期前后枝蔓管理也比较容易掌握。水平绑缚的结果母枝中上部(枝条顶端)发出的新梢大多作为当年结果为主,即作结果枝;而中后部发出的新梢常留作预备枝,冬季修剪时,即把前面已经结过果的枝条全部剪除,只留下中后部的2~4个(适品种长势而定)做长梢修剪,为来年的结果母枝,如此反复进行更新修剪即可。对新梢的处理,从始至终要分清当前的树势状况,对于不同的树势,其新梢的处理方法不完全相同。旺盛的树势,可利用前面的新梢多结果(以果压树,不必每新梢1穗果,可多留至2穗)、对全树的新梢采取晚抹芽定梢以分散营养、对预备枝进行提前摘心并将新梢倾斜绑缚、预备枝适品种不同可留果或不留果穗(花芽分化不良的品种则不能留果)、主蔓环剥处理等。而对树势中庸的葡萄树,采用正常的花前摘心(结果枝和预备枝)处理,适期抹芽定梢,将新梢直立绑缚即可。温室葡萄较少会出现长势偏弱的情况,对于弱树来讲,只要适当减少新梢量,少留果穗,适当补充肥水(基肥和复合肥为主,不可单施N肥),树势会很快得到加强。
 
  注:以上采取的所有操作,均是在施足基肥(鸡粪、复合肥)、无追肥、全年灌水控制在4~6次、生长前期控制温湿度不亦过高的情况下完成的,若没有这些相关措施作保障,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