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甘肃天水旱地巨峰葡萄采前裂果的防治技术要点 [2013/6/24 17:28:11] 来源: 作者:Admin
"

 

 

 
兰州综合试验站
王玉安 郝燕
 
 
 
  巨峰是天水的主栽鲜食品种,面积4.15万亩,占全市葡萄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葡萄种植集中在浅山丘陵区,主要靠自然降雨。每年8月下旬,葡萄成熟前雨水较多,往往造成葡萄大量裂果,最高达75%以上,对果农收益影响很大。而转色期的科学管理,对降低采前裂果意义重大,现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地面覆盖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小麦、玉米秸秆,在7月下旬果实转色前,在植株两侧各80~100cm以内覆盖,厚度8~10cm。或者在树下两侧各铺100cm宽的黑色地膜。通过地面覆盖,可以使土壤水分变幅减小,从而降低采前裂果。
 
  2 果面喷钙
 
  选择含量高、易吸收的钙剂,在幼果期喷施的基础上,从转色前1周开始,每隔7天,连喷2~3次。果实吸收钙后,增加了果肉的硬度和果皮的伸张性,可减轻裂果。
 
  3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着色, 提前上市。在5%~10%果粒着色时,喷施乙烯利或脱落酸,要根据树势、气候条件,确定适宜浓度。通常乙烯利浓度为800~1000倍,脱落酸为400~500倍。切忌浓度过大,否则会引起掉粒,并增加采前裂果率。
 
  4 病虫害防治
 
  从7月下旬开始,每隔7天,连续喷施印楝素·苦参碱1000倍液1~2次,防治葡萄日本双棘长蠹;7月底,全园喷施2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液1次,防治葡萄白粉病。通过病虫害有效防控,提高植株抗性,降低采前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