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89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采收后应严防霜霉病暴发 [2013/6/24 17:28:11] 来源: 作者:Admin
"

 

 

 
豫东综合试验站
李道德 乔宝营 黄海帆 王鹏
 
 
 
  葡萄霜霉病能危害嫩梢、卷须、花序、幼果和叶片。温棚栽培以及春季多雨年份,葡萄生长前期发病可使新梢、花序枯死;露地葡萄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8~10月)出现发病高峰,从而引起早落叶或形成病斑连片的大枯斑,以至于造成树势衰弱,不仅花芽不能进一步深入分化,影响下一年产量,而且还能导致枝蔓发育不充实,极易受冻。有些葡萄园在浆果采收后,由于放松了管理,致使该病害猖獗发生。
 
  1 葡萄采收后霜霉病暴发的条件
 
  (1) 要有大量的病菌侵染源。葡萄霜霉病的病菌孢子在病残组织(病叶、病穗、卷须)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年)。所以往年或生长前期霜霉病发生较严重的葡萄园,采收后暴发霜霉病的可能性较大。
 
  (2)适宜的发病天气条件。主要是雨水和空气湿度。病菌繁殖、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6~24℃,但没有水分病菌不会萌发侵染,只要有10mm的降雨量,病菌孢子就可以萌发,随风雨传播到葡萄叶片、卷须上,由气孔、皮孔侵入组织。参考郑州地区1951-2008年间的气象资料:8月平均最高温31℃,平均最低气温22℃,平均降水量为125mm;9月平均最高温27℃,平均最低气温16℃,平均降水量72mm;10月平均最高温22℃,平均最低气温10℃,平均降水量42mm,属于非常适宜霜霉病发生发展的天气条件。按照人们习惯说法“大旱后会有大涝”,河南省中北部地区今年6月以前偏旱,所以夏秋季雨水可能会偏多,严防采后霜霉病的暴发很有必要。
 
  (3)易于感病的葡萄植株。一般而言,欧亚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种较抗病。除此之外,发病的难易还与葡萄树体生长状况有关,如植株负载量过大,树体积累营养差,免疫力下降;枝叶茂盛,副梢未及时处理,使架面郁闭以及生长期施氮过多等原因,均会引起霜霉病严重发生。如夏黑无核虽属于欧美杂交系品种,但由于推迟采收期,果实在树上久挂,也会使树体消耗营养过多而易感染霜霉病。
 
  2 应采取的措施
 
  (1)采收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追施以磷、钾为主的肥料,如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和及早足量施入基肥(每生产1kg浆果施入2~3kg有机肥)。通过中耕松土和施肥促进根系活跃,加快树体营养的积累,提高免疫力。
 
  (2)进入9月,应通过摘心,使所有副梢能及时停长,减少幼嫩叶的数量,控制副梢旺长,节省树体营养消耗。采收后及时清理架面,使通风透光,也有利于枝芽成熟。
 
  (3)采收后,如尚未发病,可均匀喷布1~2次硫酸铜∶生石灰∶水为1∶0.5~0.7∶200的波尔多液,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发病,喷72%可湿性粉剂杜邦克露7 0 0 倍液或5 2 . 5%的抑快净1800~2400倍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