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09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重要害虫斑翅果蝇 [2017/10/21 21:03:17] 来源: 作者:Admin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薛祺 马罡 马春森

 

  摘 要: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是一种重要的入侵性害虫,近年来欧美许多国家陆续报道了斑翅果蝇给本国水果种植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阻碍。目前,斑翅果蝇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验检疫性对象。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斑翅果蝇的入侵扩散速度已明显加快。近年来,斑翅果蝇在国内外葡萄园的危害逐渐加重,严重威胁到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斑翅果蝇的分布情况、形态和为害特征、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等方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1 斑翅果蝇的分布


  斑翅果蝇又称铃木式果蝇,英文俗称名Spotted Wing DrosophilaSWD),属双翅目(Diptera)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归类于黑腹果蝇种组中的一个亚种,起源于东亚和东南亚。1916年,Kanzawa第一次在日本观察到了斑翅果蝇,随后在1931年日本学者Matsumura对斑翅果蝇进行了详细描述(Kanzawa,1939)。目前斑翅果蝇在全世界的分布较广,种群分布范围扩散较快,现已知在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比利时、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都有分布(Cini etal., 2014Santos et al., 2017)。我国最早在1949年记载了斑翅果蝇,当时在柳州、贵阳、遵义、湄潭和杭州都有分布(Tan et al., 1949)。目前调查发现至少在山东、广西、贵州、河南、湖北、云南和浙江等22个省都有分布(图1Asplen etal., 2015)。




  2 形态和为害特征


  斑翅果蝇在非成虫阶段与其他果蝇很难辨别,但雌雄成虫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种类果蝇的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大致为2.0-3.5mm,其有两个重要的形态特征,一是第一翅脉的翅缘端有一对黑色的斑点(图2),二是前足第一、第二跗节处分别有一个性梳(图3)。雌成虫体长大致为2.5-4.0mm,其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锯齿状的产卵器(图4,)(Kanzawa, 1939),它可以刺破水果的表皮将卵产在果实内部,使幼虫在果实内蛀食,加大了斑翅果蝇田间防治的难度。此外,斑翅果蝇产卵孔位处还容易受到真菌或病原菌的侵染,加重了葡萄等果实病害的发生,同时导致葡萄等果实在田间腐烂发酵,降低了观赏价值和口感。




  3 寄主范围


  斑翅果蝇寄主范围广、种类多,主要危害新鲜的成熟浆果和核果类水果,如葡萄、樱桃、蓝莓、黑莓、草莓、桃、李子和香蕉等(Poyet et al., 2015)。在水果空闲期,许多植物会产生花蜜,可以为斑翅果蝇提供食物资源,如秋季常春藤属等植物开花产生花蜜有助于斑翅果蝇成虫越冬;早春许多蔷薇科李属、山楂属、山茱萸属等浆果类开花产生花蜜弥补了结果前期食物资源的匮乏(Mitsui et al.,2010)。


  4 发生规律


  (1)种群动态


  斑翅果蝇最偏好的温度是20-25℃,当食物资源充足时,种群数量增长很快(Walsh et al., 2011)。田间诱集调查数据显示,斑翅果蝇在一年中有两个种群高峰期,分别在春天和秋天,这可能与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有密切关系(Wang etal., 2015)。


  (2)越冬


  研究表明,斑翅果蝇是典型的短日照滞育昆虫,其成虫相对于其它虫态耐寒性更高且雄虫比雌虫更耐寒,因此可以推测其越冬虫态是成虫(Zhai et al., 2016)。斑翅果蝇越冬场所主要是在建筑物的遮蔽处或在厚厚的雪层、叶片下躲避严寒。


  5 防治策略


  (1)物理防治


  ①清洁果园


  在秋冬季节,要积极清洁果园内枯枝败叶和落在地上的腐烂果实,排除斑翅果蝇可能的越冬场所,同时对果园周围的环境也要保持清洁,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②果实套袋或罩网


  果实套袋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治虫害的方法之一,不仅直接避免斑翅果蝇在果实内产卵,而且也可以有效阻断病原菌的传播和鸟类的危害。但是套袋会减弱葡萄的光合作用,降低含糖量和着色度。此外,对于小型的葡萄藤架,可以选择小密度的纱网(如120目及以上)整体罩住葡萄藤架或者植物。


  ③调整收获期


  若在葡萄未成熟期发现斑翅果蝇踪迹或者为了避免成熟期斑翅果蝇的危害,应调整葡萄的收获期,在葡萄即将成熟或刚刚成熟时立即采摘葡萄,阻止斑翅果蝇在成熟新鲜的葡萄上产卵(Lee et al.,2012)。


  ④色板或糖醋液诱集


  诱集是监测斑翅果蝇种群动态的好方法,对于防治来说效果有限,除非投入大量资金在田间设置诱集装置。


  (2)化学防治


  斑翅果蝇的卵和幼虫在葡萄等果实内部,农药并不能有效杀死果实内的卵和幼虫,因此应将施药时间控制在成虫产卵之前,如果实颜色变为粉红色的时期(果实成熟前2-3星期)。国外较常使用的化学药剂为多杀菌素和有机磷杀虫剂马拉硫磷,推荐使用多杀菌素,其对环境和天敌昆虫产生的有害影响小(Caprile et al., 2011)。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符合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有机葡萄生态观光园防治斑翅果蝇的良好措施之一。膜翅目金小蜂科和锤角细蜂科能够在斑翅果蝇蛹中成功繁殖,小花蝽能够取食斑翅果蝇的卵,蠼螋能够取食幼虫和蛹(Gabarra etal.,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