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综合试验站
刘晓
陈建
催熟剂在葡萄上的应用是一个褒贬不一的问题,有的人认为不仅可以用,而且应该大力推广,因为促进葡萄早熟可以明显使得葡萄产品提早上市,并且确实也给广大农户带来了显著效益;反对的声音则主要认为催熟剂的应用败坏了葡萄品质和声誉,而且实际应用中容易导致落果落粒严重,使得葡萄不耐贮运。
近年来,随着葡萄产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催熟剂有扩大使用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乙烯利,还有脱落酸(ABA)、花青素前体物等,这些催熟剂主要应用于促进葡萄上色,并且主要应用于红色或紫色葡萄品种上,对葡萄内在的品质则没有提升的效果。
在四川成都的巨峰葡萄传统产区,有一部分农户长年种植无核巨峰葡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使用萌芽剂提早萌芽,花前使用赤霉素等浸穗进行无核化处理,果实上色开始后进行主干环剥,使得葡萄完全着色时间大大提前,6月底-7月初,果穗基本着色完毕,此时统一喷施乙烯利进行催熟,可以使得葡萄果穗着色更加完整,色泽可达到紫黑色的效果,尽管此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比较低,但是市场接受度却很高,酸甜味的巨峰果实深受重庆等城市女性消费者偏爱,是当地夏季降温解暑的佳品。成都地区的无核化处理巨峰葡萄产品,出园价格每斤单价高出有核巨峰产品2-3元,因此深受该产区广大农户欢迎,该种植技术体系也持续维持了许多年。因此,催熟剂的适当应用在当地是值得肯定的技术措施,该地无核化巨峰葡萄栽培技术体系,也已成为其它产区学习和推广的成功经验。
但是,催熟剂在本地葡萄的种植上也出现过许多的问题,根据笔者这些年经历的事件和了解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量过高使得催熟剂无效。在一些巨峰、夏黑葡萄园,我们观察到亩产量达到5-6千斤时,催熟剂使用的效果就会明显降低,不仅不能提早促进上色完整,而且会在后期导致大量掉粒现象发生,葡萄基本无法正常销售;
(2)高温高湿季节使用催熟剂效果较差。葡萄正常着色需要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一些葡萄园由于前期肥水管理不好,进入高温高湿季节后急于上色销售,想依赖催熟剂帮忙,结果着色效果不仅不好,而且导致大量落粒;
(3)过早使用催熟剂易出现杂色果穗。在西昌克瑞森产区,一些农户为了提早上市,争取更高利润,喜欢在7月中旬就开始使用催熟剂促进上色,结果出现了大量杂色果穗情况,即在果穗当中混杂了许多绿色果粒,最后导致果穗着色极不均匀,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发现一些不法农资生产商在葡萄叶面肥当中违法加入一些不同种类的催熟剂,冠以其叶面肥有各种靓果、美果、上色等神奇功效,鼓励诱导农户使用其叶面肥,但是,农户由于不知道、不清楚其叶面肥真正的肥效、目的,总是喜欢超量、过量使用这些名目繁多的叶面肥,这就带来了非常大的风险,有的甚至导致果穗大量掉粒事件的发生,农户进而起诉肥料销售商,最终使得肥料的生产商、销售商、农户三方失算、受损的局面发生。
葡萄催熟剂的研究与应用,应该是一个可以公开、公平和认真讨论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催熟剂的应用应该认真研究形成一个技术标准出来,免费提供给广大农户使用,这样才可能确保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