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
刘三军
章鹏 宋银花 贺亮亮
在葡萄园的行间实行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其优点是葡萄园生草后,土壤不用耕种,减弱了雨水对地表土层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发育。另外,葡萄园生草,可以控制葡萄园杂草,改善葡萄园的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果照对地面温度的影响,降低葡萄园中的温度,减少葡萄日灼病发生等,对葡萄生长发育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自然生草方法,草的种类繁多、复杂,葡萄园不美观,不利于葡萄园土壤的管理。因此,根据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多年的葡萄园生草的试验结果,提出葡萄园较为适合的两种绿肥植物,为葡萄种植者提供园内生草的技术支撑。
1 两种绿肥植物介绍
(1)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作为栽培牧草,最重要的是多年生紫花苜蓿,因其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被称为“牧草之王”。一般寿命5-7年,长者可达25年,生长2-4年最盛,第5年以后产量逐年下降。根系发达,直根系、主根粗长,入土可达3-6m,侧根着生很多根瘤,每666.7m2每年可固氮约15kg(约相当于33.6kg尿素)。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抗寒性强,冬季可耐-20℃的低温。根系深,抗旱性强,在年降雨量250mm以上、无霜期100d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pH6.0-8.0 为宜。
(2)毛叶苕子
毛叶苕子又叫野豌豆,兰花草,肥田草等,也是一种优质的豆科牧草。毛叶苕子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可深达1m以上,侧、支根多分布在0-50cm的土层中。根和茎、叶比例约为1:2.6-6.7之间。具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毛叶苕子茎蔓柔软,呈四棱形,中空,匍匐生长。一般茎长1.5-2.5m,茎和叶的表面有灰白色茸毛,叶轴尖端有卷须,具攀援作用。
毛叶苕子耐力较强,秋季–5℃的霜冻下仍能正常生长。耐旱力也较强,在年雨量不少于450mm地区均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沙壤及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潮湿,适宜pH5.0-8.0。生长后期,植物上部直立,下部平卧,导致茎叶腐烂。
2 管理技术要点
(1)播种
适宜播期为春、秋二季,播量为1.25kg/666.7m2(紫花苜蓿)、2.5-3kg/666.7m2(毛叶苕子),肥力很低的瘠薄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方法为条播和撒播。播前要翻耕土壤,最好在翻耕前,每666.7m2撒施过磷酸钙肥料40kg左右,然后旋耕。大面积播种采用撒播法,即翻地后,按播量将种子进行均匀撒播,然后耙平即可。葡萄园中,翻地后,即可撒播;采取条播,条播行距30-35cm即可。
(2)管理
紫花苜蓿和毛叶苕子是覆盖性较强的肥地草,具有一定的野生性,因此,比较抗旱、耐寒、耐瘠。生命力强。故播种时,需要土壤有一定的墒情或灌水后播种,其他时期,一般情况下无需灌水和追施任何速效肥料,仍可保证收获一定数量的鲜草和种子,可结合葡萄园浇水和施肥管理,进行叶面喷肥或苗期撒施少量尿素,可明显提高鲜草产量。一般情况下,基本没有病虫危害,仅个别年份受蚜虫危害,结合葡萄园病虫害防治进行防控。
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应及时中耕除草,从第2年起,便无需再行除草了;二是苗期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保苗,第2年起,抗旱能力则表现极强。
3 利用方式
(1)压青处理
可采取开花初期至盛期,人工割草,集中后,埋于树盘下作肥,也可以按量分配给各株果树树盘,作为树盘覆盖之用,树盘覆草厚度不应少于20cm。在干旱无灌溉条件的果园,还应该在覆草层的上面,撒上厚约5cm厚的碎土。或在每年年6月前,分批刈割作肥,然后让其继续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茎叶干枯、死亡。到9月下旬,落地种子萌发出土成苗,并经越冬,进入第三年。于最后一年夏季开花期,将当年的鲜草及往年的干草残体,全部翻入土中,重新播种。
(2)作为饲料使用
作饲料用,紫花苜蓿和毛叶苕子营养价值很高,干草含蛋白质17-22%,相当于同质量豆饼的50%,比玉米高1.5倍,粗脂肪3%-4%,粗纤维20%-21%,无氮浸出物约31%,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饲草,适口性好,为家畜所喜食。
(3)“果、草、牧”种养结合
为了提高种草效益,应在葡萄园采取种草养畜、过腹还园、壮树增产的“果、草、牧”相结合的种植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