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89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叶面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7/6/23 20:27:38] 来源: 作者:Admin

公主岭试验站

温景辉 申海林 邹利人 闫可等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追求高品质葡萄果实的同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积极开展绿色、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研究,是当前葡萄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具有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性、无毒等优点。本研究以露地栽培鲜食葡萄品种着色香、蜜汁、白香蕉为试材,初步研究了叶面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葡萄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鲜食葡萄着色香、蜜汁、白香蕉。栽培方式为露地栽培。树龄5~10年生,植株长势一致、生长良好。


  1.2 试验方法


  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处理方式为叶面喷施;处理时间为新稍生长期至果实转色期,每15~20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施用浓度梯度为:400倍、800倍稀释液,以喷清水为对照。每处理20株。叶片质量调查指标包括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含氮量、叶片含水量。每处理随机选取树体中部发育良好的完整叶片,测量20片叶。测定仪器为托普 TYS-3N植株养分速测仪。果实经济性状调查时期为果实成熟期,调查指标包括穗重、穗长、穗宽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穗重、穗长、穗宽每处理测量3穗果,取平均值;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每处理测量果粒10粒,取平均值。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软件统计,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供试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合成有一定影响。着色香在经过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处理后,SPAD值明显升高,但400倍液处理和800倍液处理后的叶片SPAD值差异不显著。蜜汁和白香蕉经过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处理后,SPAD值显著高于对照,且SPAD值随着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浓度为800倍液时,SPAD值均达到最高值。


  2.2 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叶片含氮量的影响


  氮代谢是叶片光合作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研究指出,提高叶片含氮量能增加叶片的光合能力。如图2所示,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鲜食葡萄叶片的含氮量。着色香喷施400倍液的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后,含氮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800倍液处理后的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蜜汁和着色香处理后的叶片含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叶片含氮量随施用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处理浓度为800倍液时,叶片含氮量达到最高值。


  2.3 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如图3所示,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提高葡萄叶片含水量有一定作用,且不同品种处理后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效果均不同。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提高着色香叶片含水量效果不显著,不同浓度处理后的叶片含水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蜜汁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后,叶片含水量显著提高,不同浓度处理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不同浓度处理间叶片的含水量差异不显著。400倍液处理对白香蕉的叶片含水量作用效果不显著,但800倍液处理叶片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




  2.4 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果穗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穗重、穗长及穗宽等果穗外形指标,且喷施800倍液的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提高葡萄果穗性状影响最显著。处理后,着色香的平均穗重和穗长最高增幅均达到20%,穗宽增加14%。蜜汁的平均穗重增加34%,穗长增加28%,穗宽增加17%。白香蕉的平均穗重增加20%,穗长和穗宽均增加21%2.5 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喷施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喷施800倍液的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时,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幅最高。喷施800倍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着色香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6%。白香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8%


  3 小结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含氮量及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说明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能有效的增强葡萄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叶片光合速率。葡萄果穗的外观性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葡萄果实品质的重要理化指标,着色香、蜜汁和白香蕉三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的施用浓度相关性很高,800倍液γ-聚谷氨酸生物菌肥为最佳叶面喷施浓度,浓度过高,效果反而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