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1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红古核心试验园常规土壤改良研究 [2017/4/22 14:27:16] 来源: 作者:Admin

兰州葡萄综合试验站

张坤 郝燕 杨瑞 王玉安

 

  1 目的意义


  红古核心试验园葡萄基地位于兰州市红古区张家寺,距离甘肃省农科院52公里,园区土壤盐碱及pH值较高,质地坚硬,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发育。近两年兰州葡萄综合试验站连续监测试验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当地绿色、优质葡萄生产提供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挖沟与基肥施入


  2015421日对第一块园区(14亩)土壤进行改良,利用挖掘机开沟60cm×60cm,长30m的壕沟,生土与熟土分开放,往沟内及熟土行施羊粪、牛粪(2m3/条,约10m3/亩)及土壤专用改良剂(50kg/条,约250kg/亩)和过磷酸钙(50kg/条,约250kg/亩);2015年秋施基肥,距葡萄30-40cm挖沟,深30cm,宽30cm左右,部分全部挖除,深40cm60cm。粉碎玉米秸秆并施入,共15吨,0.2/条,另混入0.5m3/条牛粪,回填。




  2016年春季,对第二块园区(6亩)土壤进行改良,增大了秸秆和牛粪使用量,其中蘑菇棒和玉米秸秆为1m3/条,牛粪为3m3/条。


  2.2  试验布置与取样


  以2015年改良前数据和2016年行间空地的数据为对照,201610月分别对改良1年、改良2年后土壤取样,取样深度为20cm40cm60cm,每个深度重复3次。附红古土壤基本状况表1


  3 主要结果


  3.1 土壤常规改良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由图1看出,总体上改良1年、2年土壤0-60cm土层有机质平均含量在2%左右,两者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CK,提高近3倍;改良1年、2年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层内差异明显,其中20cm土层,改良1年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改良2年的结果,达到2.07%,改良2年的中层40cm土壤有机质为2.98%,比改良1年的结果提高63.7%,两者在60cm处的有机质含量均在2%左右,无明显差异。


  3.2  土壤常规改良对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进行土壤改良对碱解氮含量影响很大,改良1年后,各土层碱解氮含量分布比较平均,值在70mg/kg左右,显著高于CK;改良2年后土壤碱解氮含量由土壤上层往下逐渐降低,其中40cm以上土层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改良1年的结果,分别为95.5mg/kg81.7mg/kg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与改良1年的结果一致,为70.9mg/kg,改良2年后不同土层碱解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总体上在我们的处理方式下,2年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达到较丰富水平,比CK及处理1年分别高162%17.5%


  3.3  土壤常规改良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由图3看出,土壤改良1年、2年后,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改良1年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由浅至深逐渐降低的现象,即上层土壤速效磷含量高,而改良2年后,土壤速效磷含量中层含量较高,CK速效磷含量也呈现上高下底现象;总体上0-60cm土层,改良1年有效磷平均含量为32.8mg/kg,显著高于改良2年及CK,分别高21.8%315.5%


  3.4  土壤常规改良对全盐含量的影响

 

  由图4知,60cm处,改良1年与改良2年的全盐含量最低,为1.3g/kg附近,改良2年处理后,全盐量表现为明显上移,其中表层20cm全盐含量为6.36g/kg,比CK16.4%40cm60cm全盐量为3.58g/kg1.32g/kg,显著低于CK,说明不进行排盐处理,只进行挖壕沟改良后可能更有利于盐分上升;改良1年土壤20cm60cm全盐含量低于2g/kg,显著低于CK,而中部40cm全盐量显著高于CK,为6.78g/kg


  4 结论


  进行土壤改良后土壤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迅速提升,均达到较理想水平;全盐含量总体降低,但中上层土壤全盐量仍然较大,需持续监测;此外我们还监测土壤pH变化,土壤改良后与改良前差异不大,在8.69.1之间,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和研究重点为除盐和降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