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综合试验站
马小河 周旭凌 郑精杰 王恢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
王忠跃
2012~2014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综合防控岗位、太谷综合试验站针对山西省晋南地区红地球葡萄研究制定了主要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在稷山县、曲沃县示范应用,防控效果显著。山西省其他区域,特别是偏北部地区,在使用该防控技术时,可根据本地气候条件、病虫害发生与危害情况,酌情减少用药次数和调整用药种类。
1 萌芽期
萌芽期的防控目标是减少或降低病原菌、害虫数量,杀灭、控制越冬后的病虫,降低病虫害在葡萄生长前期的威胁,为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打基础。此次措施主要针对叶蝉、介壳虫、绿盲蝽、螨类、黑痘病、白腐病等。
防控措施主要有:扒除老皮;喷施3~5。Be石硫合剂,要求药剂喷洒细致周到。在雨水多、萌芽期枝蔓湿润时间长的年份,使用铜制剂(波尔多液1:(0.5~0.7):100 ,或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等)。
2 萌芽后至开花前
使用2~3次杀菌剂,1~2次杀虫剂。多雨年份在花序展露期增加1次保护性杀菌剂(见附表)。
(1)2~3叶期
防控目标主要是黑痘病、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叶蝉、绿盲蝽、螨类、介壳虫、金龟子等虫害,萌芽前后多雨的年份,还要注意防治霜霉病。一般情况下,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杀虫杀螨剂,如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联苯菊酯(见附表)。
(2)花序分离期
花序分离期是开花前最重要的防治点,是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等病害的防治适期,也是补硼促进授粉的重要时期。药剂防治喷施福美双+嘧霉胺+硼砂2000倍液。
(3)开花前
开花前主要是保护花序、花梗、花不受病虫的伤害。此期防控重点是灰霉病、穗轴褐枯病;有虫害的果园,要把害虫消灭在开花前。药剂防治喷施代森锰锌+腐霉利+啶虫脒。
3 落花后至套袋前
根据葡萄的套袋时间,从花后到套袋30d左右使用2~3次药剂。早套袋,使用2次药;晚套袋,使用3次药。
(1)花后第1次药剂
落花后1~3d,是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的防治适期;对于多雨或湿度大的年份,也是霜霉病、灰霉病的防治点;后期有褐斑病危害的,此时也是重要防治时期。喷施药剂福美双+ 嘧霉胺+联苯菊酯,或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机油或矿物油乳剂。
(2)花后第2次药剂
落花后的12~15d,是果实膨大的始期,重点防治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溃疡病等。药剂使用选择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甲维盐,或波尔多液、农抗120、武夷菌素等(见附表)。
(3)花后第3次药剂
防控目标同花后第1、2次,根据虫害发生情况确定是否加入防治虫害的药剂。喷施药剂波尔多液80%可湿性粉剂+氟硅唑等。
4 套袋前果穗处理
防控目标是防治套袋后果实腐烂相关的病害,果穗药剂处理选择福美双+苯醚甲环唑+抑霉唑+甲维盐。药剂处理前,先进行果穗整形,果穗处理后,1~2d内套袋。
5 套袋后至摘袋前
葡萄套袋后,山西地区进入雨季,一般15~20d用1次药剂,以防控霜霉病为主;除套袋后、转色期、摘袋前这3次措施外,其他时期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铜制剂(现配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等)或代森锰锌或福美双等,并根据霜霉病发生情况,配合使用霜霉病内吸性杀菌剂(见附表)。套袋后主要针对霜霉病防控和伤口保护,套袋结束后应立即使用1次杀菌剂。喷施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
果实转色期防控霜霉病、酸腐病并重,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使用波尔多液(1:1:200),或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联苯菊酯+烯酰吗啉。
根据果实成熟程度、天气或市场需求,选择摘袋时间,摘袋前须使用1次药剂,以保证成熟、采摘期间的安全。喷施药剂代森锰锌+丙森缬霉威。
6 采收后至落叶
葡萄采收后,要避免病虫危害导致早期落叶;采收后立即使用1次杀菌剂+杀虫剂。选用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或王铜等与杀虫剂混合使用;单独使用铜制剂,可以选择波尔多液或其他铜制剂(见附表)。
7 休眠期
防控目标主要是减少害虫的数量、降低菌势,为翌年的病虫害防治打基础。
防控措施主要有:(1)清园:葡萄修剪后,及时进行清园。)清园措施包括清理田间落叶,修剪下来的枝条,沤肥或集中处理;也包括在出土上架前,清理葡萄架上的卷须、枝条,剥除老翘皮等。
(2)喷施5。Be石硫合剂或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杀虫剂。药剂使用后2~3d,可埋土防寒。